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08主管中藥師基礎知識中藥學復習資料(二)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8頁


2.掌握:麻黃、桂枝、紫蘇、荊芥、防風、羌活、細辛、白芷。薄荷、牛蒡子、蟬蛻、桑葉、菊花、葛根、柴胡。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及使用注意。搜集整理
3.熟悉:香薷、藁本、蒼耳子、辛夷、升麻、蔓荊子。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及使用注意。
4.掌握麻黃與桂枝,荊芥與防風,薄荷與牛蒡子、桑葉與菊花,柴胡與葛根各組藥物藥性與功效的異同點。
5.熟悉麻黃與香薷功效相似藥物的相同和不同點。
一、概   論
性能特點:辛散輕揚,主入肺、膀胱經,性善發散,可使外邪從汗而解,達到治愈表證的目的。以發散表邪、解除表癥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解表藥。
功效:具發散解表的功效,兼能宣肺止咳平喘、利水消腫、透疹止痛、祛風濕等。
適應范圍:主要用于外感風寒或風熱,出現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或有汗)、脈浮等表癥者。部分還可用于咳喘、水腫、疹發不暢及風濕痹痛等。
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分類 性味 功效 主治病證 兼治病證
辛溫解表藥 辛溫 發散風寒,發汗力強 外感風寒表證 風寒濕痹、咳喘、水腫兼表證
辛涼解表藥 辛涼 疏散風熱,發汗力弱,長于透熱解表 外感風熱表證以及溫熱病初起邪在衛分 風熱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淚

使用注意:
1、解表藥雖能透過發汗解除表證,但汗出過多能耗散陽氣,損傷津液,發汗以微汗為度,中病即止,不可過汗。
   2、對于表虛自汗、陰虛盜汗以及久患瘡癰、淋病及失血患者(津液不足)慎用。
3、使用解表藥應注意因時因地而異。
4、入湯劑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揮發過多而降低療效。
二、發散風寒藥- 辛溫解表藥
1、麻黃:
【性能特點】本品辛散性溫,入肺與膀胱經,重在宣肺,藥力較強。外能開腠理,透毛竅,散風寒,以發汗解表;內能開宣肺氣,通暢氣機,以平喘。此外通過宣肺,又能通調水道而利水消腫。
【功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散寒通滯。
[應用]風寒表實無汗癥;肺氣不宣咳喘證;水腫兼有表證;風寒痹證。
[特殊用法]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制。搜集整理
【使用注意】  本品發汗力較強,故表虛自汗、陰虛盜汗及腎虛咳喘者忌用。
【配伍】  1、麻黃配桂枝:發汗解表力強,治風寒表實無汗功著。
          2、麻黃配杏仁:善宣肺降氣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氣逆功著,證屬風寒束肺者尤佳。
          3、麻黃配石膏:清肺平喘兼透表熱。治肺熱咳喘效佳。
           
2、桂  枝
【性能特點】本品辛溫發散,甘溫助陽,入心、肺、膀胱經,既走表,又走里。發汗力雖不如麻黃,但長于助陽、溫通經脈。治風寒感冒無論表實表虛皆宜,療陽虛經寒血滯所致諸證可投。
【功效】  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
[應用]風寒表虛有汗,風寒表實無汗;風寒濕痹,經寒血滯之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及zheng瘕。陽虛水腫、痰飲證。胸痹作痛,陽虛心悸。虛寒腹痛。
【使用注意】  本品辛溫助熱,易傷陰動血,故溫熱病、陰虛陽盛及血熱妄行諸出血證忌用,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
【配伍】 1、 桂枝配白芍:兩藥相合,收散并舉,共奏調和營衛、散風斂營、解肌發表之功,治風寒表虛有汗每用。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