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1-02 共1頁
4.注射液的灌封
1.灌封指的是灌裝和封口兩個步驟。這是注射劑生產中最關鍵的操作。灌封應在同一間室內進行,灌注后應立即封口,以免污染。必須嚴格控制灌封室環境的潔凈度(如在潔凈區內進行)。
2.封口的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拉封、頂封。粉末安瓿或具有廣口的其它類型安瓿,都必須拉封。
3.某些不穩定的產品,在灌封前后需通入惰性氣體,以置換安瓿中的空氣。常用的惰性氣體有氮氣和二氧化碳。
灌裝藥液時的注意事項:劑量準確,灌裝時可按中國藥典規定適當增加藥液量;藥液不沾瓶;通惰性氣體時既不使藥液濺至瓶頸,又使安瓿空間空氣除盡。
灌封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5.注射液的滅菌與檢漏
1.滅菌 注射劑灌封后應盡快滅菌。從配液到滅菌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般12小時)。
要根據注射劑的性質選擇滅菌方法與條件,既要保證滅菌完全,又要保證注射劑的質量。不耐熱的品種,一般1~5ml安瓿可用流通蒸氣100℃ 30min滅菌;10~20ml安瓿100℃ 45min滅菌;對熱不穩定的產品可適當縮短時間,對熱穩定的品種、輸液,均應采用熱壓滅菌。 按F0值大于8驗證滅菌效果。
以油為溶劑的注射劑,選用干熱滅菌,必要時以無菌操作法制備。
2.檢漏 一般應用滅菌檢漏兩用滅菌器即可檢漏。
注射劑的質量檢查
6注射劑的質量檢查(熟練掌握)
包括澄明度檢查、熱原檢查、無菌檢查、含量測定、鑒別、pH值測定、毒性與刺激性試驗、降壓物質檢查以及特定的檢查項目。
7注射劑的印字包裝
注射劑的印字可避免生產多品種時產生混藥或臨床使用時發生差錯,對保證用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印字的內容主要有名稱、規格、批號等。
典型注射劑處方與制備工藝分析(熟練掌握)
維生素C注射劑
處方::維生素C 104g 碳酸氫鈉 49.0g EDTA-2Na 0.05g 亞硫酸氫鈉 2g注射用水ad1000ml。
制法:在配置容器中,加入配制量的80%注射用水,通入二氧化碳飽和,加入維生素C溶解后,分次緩緩加入碳酸氫鈉,攪拌使完全溶解,加入EDTA-2Na和亞硫酸氫鈉,調節pH6.0-6.2,添加二氧化碳飽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用垂熔玻璃漏斗與微孔濾膜過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并在二氧化碳和氮氣氣流下灌封。用100度流通蒸汽15分鐘滅菌。
注解:
碳酸氫鈉的作用:中和部分維生素C成鈉鹽,避免注射疼痛,同時有調節pH的作用,增強穩定性。
亞硫酸氫鈉和二氧化碳 :抗氧作用
EDTA-2Na:金屬螯合劑
滅菌溫度:用100度流通蒸汽30分鐘滅菌可使維生素C損失3%。選擇用100度流通蒸汽15分鐘滅菌為好。但要特別注意操作過程的微生物污染,確保滅菌效果。
例題:在維生素C注射液中
A 亞硫酸氫鈉 B 二氧化碳 C 碳酸氫鈉
D 依地酸二鈉 E 注射用水
1). 能起抗氧化作用的是 A
2).用于溶解原、輔料的是 E
3). 對金屬離子有絡合作用的是 D
4). 與維生素C部分成鹽,減輕局部刺激作用的是 C
第五節 輸液
(一)輸液(掌握):
是指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大劑量(一次給藥在100ml以上)注射液,它是注射劑一個分支。
輸液的種類(掌握): 1)電解質輸液:用以補充體內水分、電解質,糾正體內酸堿平衡等。如氯化鈉注射液、乳酸鈉注射液等。
2)營養輸液:用于不能口服吸收營養的患者。營養輸液有:糖類輸液、氨基酸輸液、脂肪乳劑輸液等。
3)膠體輸液:用于調節體內滲透壓。膠體輸液有多糖類、明膠類、高分子聚合物等,如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明膠等
4)含藥輸液:含有治療藥物的輸液,如甲硝唑、氧氟沙星等輸液。
輸液的質量要求(掌握):輸液的質量要求與注射劑基本上是一致的,對無菌、無熱原及澄明度這三項,更應特別注意。也是當前輸液生產中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含量、色澤、PH也應合乎要求。PH值盡量與血漿的PH值相近,允許在4~9的范圍。
滲透壓可為等滲或偏高滲,不能引起血象的任何異常變化。
輸液要求不能有產生過敏反應的異性蛋白及降壓物質。
輸液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劑,并在貯存過程中質量穩定。
輸液的制備(掌握)
輸液制備的基本過程與安瓿劑相同,但下列幾點要特別重視:
1所用注射用水必須新鮮無熱原
2容器可能帶來熱原與澄明度問題
3配制輸液時,為除去熱原和保證澄明度合格,可采用濃配法
4配制用容器、濾過裝置及輸送管道,必須認真清洗
輸液的生產工藝(掌握):根據我國GMP規定,輸液生產必須有合格的廠房或車間,并有必要的設備和經過訓練的人員,才能進行生產。
國內已有采用潔凈技術設計輸液車間,在輸液生產線,一般洗滌、配液灌封、室內潔凈度為10 000級,溫度18~280C,相對濕度50~65%,室內正壓>4.9Pa,而洗瓶機、傳送機、灌裝機、蓋膜、蓋膠塞等關鍵部分,采用局部層流凈化。潔凈度要求10 000級或100級,這就為提高輸液質量提供了保證。
輸液生產流程:
輸液瓶的清潔處理 輸液的配制 輸液的濾過 輸液的灌封
輸液的滅菌 輸液的質量檢查 輸液的包裝
1)輸液配制:通常加入0.01%~0.5%的針用活性炭,具體用量,視品種而異,活性炭有吸附熱原、雜質和色素的作用,并可作助濾劑。
輸液的濾過:濾過多采用加壓濾過法,效果較好。濾過材料一般用陶瓷濾棒、垂熔玻璃濾棒或板框式壓濾機進行預濾,也可用微孔鈦濾棒或濾片,還可用預濾膜。常用濾膜孔徑為0.65um或0.8um。或用加壓三級(砂棒-G3濾球-微孔濾膜)濾過裝置,也可用雙層微孔濾過膜過濾,上層為3um微孔膜,下層為0.8um微孔膜。
輸液的灌封:輸液灌封由藥液灌注、加膜、蓋橡膠塞和軋鋁蓋四步組成。灌封是制備輸液的重要環節,必須按照操作規程,四步連續完成。
輸液的滅菌:為了減少微生物污染繁殖機會,輸液從配制到滅菌,以不超過4小時為宜。根據輸液的質量要求及輸液的容器大且厚的特點,輸液滅菌溫度開始逐漸升溫,一般預熱20~30分鐘,如果驟然升溫,能引起輸液瓶爆炸,待達到滅菌溫度1150C、68.64kPa維持30分鐘,然后停止升溫,待鍋內壓力下降到0,放出鍋內蒸汽,使鍋內壓力與大氣相等后,才緩慢(約15分鐘)打開滅菌鍋門,絕對不能帶壓操作,否則將產生嚴重的人身安全事故。
輸液的質量檢查(掌握):
(1) 澄明度與微粒檢查:
a澄明度:應符合衛生部關于澄明度檢查判斷標準的規定;
b微粒: 藥典規定100 ml以上的靜脈滴注用注射液,除另有規定外,每毫升中含10u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過20粒,含25 u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過2粒,檢查方法為用孔徑0.45um的微孔濾膜濾過后,經顯微鏡觀察評定,或采用庫爾特計數器檢查。
(2)熱原、無菌檢查:對于輸液,熱原、無菌檢查都非常重要,必須按《中國藥典》規定方法進行檢查。
(2) 酸堿度、含量及滲透壓檢查:根據具體品種要求進行測定。
主要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熟練掌握)
細菌污染
輸液存在的問題:當前輸液生產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 熱原反應
澄明度問題
典型輸液處方與制備工藝分析(熟練掌握)
葡萄糖輸液
處方:注射用葡萄糖 50g 100g 250g 500g
鹽酸 適量 適量 適量 適量
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
制備:取處方量葡萄糖投入煮沸的注射用水中,使其成50%~70%的濃溶液,用鹽酸調節PH至3.8~4.0,同時加0.1%的活性炭混勻,煮沸約20分鐘,趁熱過濾脫炭,濾液加注射用水至所需量。測PH及含量,合格后濾至澄明,灌裝封口,115℃、30分鐘熱壓滅菌。
處方及工藝分析:
澄明度不合格
顏色變黃、PH下降
例題:下列關于葡萄糖注射液滅菌的敘述中,指出哪一組是正確的
①加熱滅菌能使PH值下降
②因在高溫滅菌時溶液明顯變成黃色,故在配制時常加入抗氧劑
③分解產物之一是5-羥甲基呋喃甲醛
④防止變色可用濾過除菌法制備
⑤加熱滅菌后PH值不變
A①②
B①③
C②⑤
D③④
E④⑤
答案B
注射用無菌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