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4年傳染病主治醫師考試沖刺特訓模擬試題-專業知識

發布時間:2014-03-29 共2頁

  一、A1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男性,30歲。10年前患過乙型肝炎,近1周來納差、乏力、腹脹不適,2d來尿色加深如濃茶樣。門診檢查:總膽紅素56μmo/L,直接膽紅素25μmol/L,ALT400U/L,收住院。入院后化驗:抗:HBs(+),抗HCV(-),抗HAV-IgM(+),此病人的正確診斷是
  A.急性黃疸型乙型肝炎
  B.急性黃疸型甲型肝炎
  C.急性黃疸型丙型肝炎
  D.急性黃疸型甲型肝炎,主動獲得乙肝抗體
  E.急性黃疸型乙型肝炎,被動獲得甲肝抗體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病人有黃疸、ALT升高、血清病毒標記物(+),因此符合病毒性肝炎診斷。病人甲型肝炎IgM(+),乙型肝炎抗HBs(+),丙肝抗體(-)。因此可除外丙型肝炎。病人10年前患過乙型肝炎,但本次查抗HBs(+),此抗體可中和乙型肝炎病毒的傳染性,因此是一種保護性抗體,它的存在表明患者曾感染過HBV,而不是現在感染,它可使機體獲持久或終身免疫,由于它是感染后獲得,屬于主動獲得的免疫抗體。抗HAV-IgM,在甲型肝炎急性期病人發病1周內即可出現(+),持續數周后滴度下降,于3~6個月后轉陰,因此它的存在表明是急性甲型肝炎的感染。本例應診斷為急掛黃疸型甲型肝炎,主動獲得乙型肝炎抗體。
 
  2.男性,30歲。隨團去舟山旅游,餐后2h,突然發熱、頭痛、腹痛、腹瀉,伴皮膚潮紅,四肢及軀干部蕁麻疹,大便7~8次,水樣便,有臭味,共餐者有多人發病,食物中毒的可能致病菌是
  A.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B.普通變形桿菌
  C.莫根變形桿菌
  D.奇異變形桿菌
  E.雷極變形桿菌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病人在餐后發病,共餐者中有多人患病,符合食物中毒的診斷。患者有兩種主要表現,即消化道癥狀與皮膚過敏表現。此僅見于莫根變形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該菌在食物中繁殖,產生腸毒素引起急性胃腸炎,并能使食物中組胺酸脫羧而形成組胺,引起過敏反應。
 
  3.男性,24歲。乏力和明顯食欲不振1周,4周前有甲肝病人密切接觸史。下列哪項有助于甲型肝炎的早期診斷
  A.血清中查出甲型肝炎的抗體
  B.血清中查出甲型肝炎抗原
  C.糞便中查出甲型肝炎抗原
  D.ALT升高
  E.排除其他類型肝炎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潛伏期14~40d,平均為30d左右,甲型肝炎患者在潛伏期末及發病早期,糞便中排出病毒最多,因此糞便中查出甲肝抗原有助于早期診斷。ALT在甲型肝炎早期亦開始升高,且較靈敏,但由于ALT廣泛存在于肝、膽、心肌、腸、胰腺、腎臟、肌肉等多種組織中,各種原因肝損害及其他如胰腺炎、敗血癥、傷寒、出血熱等數十種疾病均可引起ALT升高,因此特異性差,必須結合臨床、生化和其他檢查綜合判斷才能作出正確診斷。HAV-IgM通常在發病后1周內開始上升,比糞便中排出甲肝抗原遲,而抗HAV-IgG通常在甲型肝炎恢復期才出現陽性。它的存在表示過去曾受過HAV感染。
 
  4.關于流行性出血熱的治療,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發熱期應用解熱鎮痛藥如吲哚美辛(消炎痛)
  B.休克期的擴容原則是一早、二快、三足量
  C.少尿期限制入水量,一般是前1日的出量加400~500ml
  D.少尿期合并消化道大出血時應導瀉,以減少含氮物的吸收
  E.多尿期應補充足量液體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流行性出血熱發熱期一般持續5~6d,可自行退熱,如有高熱可用物理降溫,或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吲哚美辛(消炎痛)類解熱鎮痛藥有對抗前列腺素作用,引起腎小血管收縮和血小板聚集,進一步減少腎血流量和促進微血管內血栓形成,加速病情進展。此外非甾體消炎藥還可加重胃腸道癥狀和出血.因此應避免使用。低血壓主要是由于大量血漿外滲,血容量不足所致,糾正休克主要通過補充血容量,通常使用右旋糖酐10(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平衡鹽液,本期持續時間短,通常為1~3d,很快進入少尿期,在少尿階段,外滲液體又重新回流入血管內,使循環血量增多,因此在低血壓期如果補液過多,加上病人尿量少,很容易誘發或加重高血容量綜合征,出現肺水腫及心力衰竭。因此,休克期補液宜適量,使收縮壓維持在13.3kPa(100mmHg)上下即可。少尿期出血現象常很突出,甚至可引起消化道出血。通常處理是輸血或輸血小板,口服去甲腎上腺素(等滲氯化鈉溶液稀釋)或口服或靜脈注射奧美拉唑。導瀉雖可促進尿素氮從腸道排出體外,減輕氮質血癥,但導瀉藥大多刺激腸蠕動,不利于止血。應避免使用。多尿期治療主要是補充足量液體和鉀鹽,糾正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
 
  5.女性,26歲。2月前患肝炎住院。近日門診復查,血化驗結果:ALT30U,HAV-IgM(-),:HAV-IgG(+),抗HBs(+),抗HBc(+),此時診斷為
  A.甲型肝炎恢復期
  B.乙型肝炎急性期與甲型肝炎感染后狀態
  C.乙型肝炎恢復期與甲型肝炎感染后狀態
  D.非甲非乙型肝炎
  E.甲型肝炎與乙型肝炎混合感染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抗HAV-IgM(+)見于急性期甲型肝炎患者,通常在發病后3~6個月內轉陰,抗HAV-ISG(+)見于甲型肝炎恢復期,持久存在,具有保護性。患者抗HAV-IgM(-),抗HAV-IgG(+),表明患者2月前患的不是甲型肝炎,但患者以前確有HAV感染。抗HBs陽性表明患者曾經感染過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正在恢復期,抗HBc陽性,常發生在乙型肝炎恢復期或臨床治愈后。鑒于患者2月前患過肝炎,目前正確診斷是乙型肝炎恢復期及甲型肝炎感染后狀態。
 
  二、A2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6.男性,40歲,農民,已診斷晚期血吸蟲病,肝硬化巨脾3年。下列不是晚期血吸蟲病肝硬化臨床表現的是
  A.血吸蟲肝硬化,肝功受損
  B.巨脾
  C.門脈高壓
  D.大量腹水
  E.潰瘍性結腸炎
 
  正確答案:E
 
  7.患者,男性,43歲,農民,廣東潮陽人。患者于8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輕度頭痛,四肢抽搐、兩眼上翻、意識不清,持續約1分鐘后自行緩解,當時無發熱。此后反復發作3次。曾在當地按"癲癇"治療效果不好。體格檢查:體溫36.9℃,神志清,頸軟,心肺聽診(-),肝脾肋下未觸及,在頭部及軀干可捫及多個皮下結節,橢圓形,大小為0.5~1cm,質韌,無壓痛,無粘連。腦膜刺激征和病理反射(-)。顱腦MRI檢查發現顱內多個直徑<1cm的占位病變。本病例的診斷首先考慮的是
  A.腦出血
  B.腦囊尾蚴病
  C.結核性腦膜炎
  D.腦膿腫
  E.腦腫瘤
 
  正確答案:B
 
  8.患者,男性,32歲,廣東江門人,農民。患者于1年半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四肢強直性抽搐、口吐白沫、兩眼上翻、意識不清,持續約3分鐘后自行緩解。當時伴有輕度頭痛,無發熱。發作后能如常工作。此后反復發作4次。曾在當地按"癲癇"治療,用過"苯妥英鈉"治療,效果不好。體格檢查:體溫36.5℃,神志清,頸軟,心肺聽診無異常,肝脾肋下未觸及,在腰背部及四肢皮下可捫及多個橢圓形結節,大小為0.5~1cm,無壓痛,無粘連。腦膜刺激征和病理反射陰性。外周血象:白細胞5.6×109/L,中性粒細胞52%,嗜酸性粒細胞4%。顱腦CT檢查發現顱內多個低密度區,直徑約為0.5~0.8cm,增強掃描后見其周圍有環形增強帶。本病例的診斷首先考慮的是
  A.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
  B.結核性腦膜炎
  C.腦囊尾蚴病
  D.腦腫瘤
  E.原發性癲癇
 
  正確答案:C
 
  9.男性,24歲,農民,8月5日畏寒發熱起病,劇烈頭痛,全身性肌肉痛,咳嗽,查體:體溫39.5℃,血壓82/50mmHg,重病容,球結膜充血,鞏膜輕度黃染,頸強(±),心肺(-),肝肋下1.5cm,脾未及,背區感叩擊痛,腓腸肌壓痛明顯,克氏征(±),布氏征(-),實驗室檢查血象(±),WBC5.4×109/L,N0.78,血沉90mm/h,總膽紅素27μmol,尿蛋白(+),腦脊液:蛋白定性(±),細胞計數4.4×106/L,單核0.52,淋巴細胞0.42,糖、氯化物正常,診斷應首先考慮
  A.敗血癥
  B.流行性感冒
  C.病毒性胸膜炎
  D.出血熱
  E.鉤端螺旋體病
 
  正確答案:E
 
  10.男性,18歲,農民,夏天在河塘游泳后出現稽留高熱,4天,伴畏寒發熱,頭痛,身痛乏力,體檢:體溫39.8℃,鞏膜及皮膚黃染,結膜充血,皮膚可見出血點,肝肋下1.0cm,脾未及,腹下淋巴結如蠶豆大4個,血象:WBC10.5×109/L,N80%,肝功:ALT280U/L,血清總膽紅素110μmol/L,尿膽紅素(+),尿中可見'WBC3~5/HP,診斷為
  A.急性黃疸型肝炎
  B.流行性出血熱
  C.鉤端螺旋體病
  D.傷寒
  E.瘧疾
 
  正確答案:C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