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考點(案例分析題)
一、案例分析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個提問,請根據題干所提供的信息和提示信息,在每題下面的備選答案中選出全部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可能為一個或多個,根據選項的重要性而得分權重不同,選對正確答案得分,選錯答案扣分,直至扣至本問得分為0(注:案例分析題答題在機考中不可逆,即答完一問后不能返回修改)。
(1-7題共用題干)
患兒,女性,5歲,因右下肢跛行3年而入院。患兒2歲方學會走路,當時被發現右下肢行走不穩,升降步態,無外傷史。體檢:體溫36.5℃,右下肢無紅腫、無壓痛,下肢肌力正常,皮膚感覺正常,右髖關節屈伸正常,外展稍受限,其余關節活動正常。
1.根據以上資料,下述哪些疾病暫不能排除
A.右下肢神經性麻痹
B.右髖關節
C.右膝
D.小兒麻痹癥后遺癥
E.-過性右髖關節炎
F.先天性髖脫位
G.先天髖內翻
H.先天性多關節攣縮癥
I.右股骨頭無菌性壞死
J.下肢肢體不等長
2.對此患兒還須做哪些有針對性的檢查及專科體檢
A.照雙髖關節正位X線片
B.照患側髖關節正、側、斜位X線片
C.常規CT掃描以確定股骨頸前傾角
D.可行髖關節造影攝片以了解阻礙復位的因素
E.麥氏征
F.骨盆分離及擠壓試驗
G.Trendelenburg試驗
H.Allis征
I.套疊試驗
J.膝關節造影以排除膝關節病變
3.根據以上檢查,擬診斷什么疾病
A.下肢不等長
B.先天性髖內翻(右)
C.右股骨頭無菌性壞死
D.先天性多關節攣縮癥
E.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右)
4.關于先天性髖關節部位(CDH)的病理變化,下述哪些是正確的
A.髖臼比正常深
B.關節盂軟骨的后上方向外翻出
C.髖臼窩內有纖維脂肪組織和增厚的圓韌帶
D.在嬰兒期股骨頭的外形變成圓錐形
E.股骨頸明顯縮短
F.雙側脫位時,骨盆向后傾斜,導致腰椎前凸變小
G.關節囊逐漸被牽伸一橢圓形一葫蘆形
H.內收肌、繩肌、股薄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股直肌和恥骨肌均被拉長
I.髂腰肌攣縮
J.髂腰肌向外移位,壓于關節囊的峽口
5.關于CDH的癥狀和體征,下述哪些是正確的
A.Ortolalu試驗常被用作3歲以上患兒的檢查
B.AlliS征被認為是CDH的特異體征
C.套疊試驗往往陽性
D.Trendelenburg試驗陽性即指一足站立,另一下肢抬起,下肢抬起側臀部下沉,說明臀部下沉側臀中肌的功能不全
E.單側髖脫位時呈搖擺步態
F.臀紋和大腿皮紋不對稱,股三角空虛,會陰部增寬
G.AlliS征只適用于單側發病
6.關于CDH的X線表現及測量,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A.y線即連接兩髖臼內y形軟骨中心的橫線
B.正常股骨頭應在perkin's方塊的內上象限內
C.髖臼指數,2歲上者正常為200以內
D.Shenton's線是股骨頸內側緣和閉孔下緣形成一條連接弧線
E.CE角正常為向外2000~400。
F.股骨頸前傾角是股骨額平面與股骨頸所形成的角度
7.對此患兒,擬如何實施治療
A.立即切開復位及髖臼成形術
B.手法整復,蛙式石膏固定
C.先保守治療9個月,若無效再酌情行單純切開復位
D.手法整復,特制Rosen夾架制動
E.先松解髂腰肌及內收肌,將股骨頭牽引至髖臼水平,再行切開復位,髖臼成形術(即Penberton手術)
F.還須行股骨旋轉截骨術,以矯正股骨頸前傾角
G.亦可行其他髂骨截骨術,如Salter截骨術或Chiari內移截骨術
H.擬行股骨分叉截骨術
正確答案:1.FG;2.ADGHI;3.E;4.CEGJ;5.CFG;6.ACF;7.EFG 解題思路:2.患兒Allis征(+),Trendelenburg試驗(+),X線攝片示:右Shenton's線不連,髖臼指數50°,股骨頭位于Perkin's.方格的外上象限且發育差,變小,但密度正常,前傾角80°,臼頭無破壞,頸干角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