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知識(A3型題1)
一、A3型題
(1-5題共用題干)
患者女性,65歲,皮膚、鞏膜黃染30天,伴皮膚瘙癢、厭食、乏力、消瘦、小便黃、大便發白等;既往史無特殊。體檢:皮膚、鞏膜黃染,腹部無壓痛反跳痛,肝區無叩擊痛,可及腫大的膽囊,腹水征陰性。實驗室檢查:TBIL:25mg/dl、DBIL:20mg/dl、CA199:12U/ml、CA50:8U/ml;影像學檢查:B超:低位膽道梗阻、肝內外膽管擴張,胰頭不大;CT:低位膽道梗阻、肝內外膽管擴張、胰管擴張(雙管征),胰腺未見明顯占位;十二指腸低張造影:十二指腸曲不大、降部黏膜紊亂,未見明確的充盈缺損。
1.對于該患者的初步診斷是
A.壺腹癌
B.肝癌
C.膽囊癌
D.膽總管癌
E.十二指腸癌
2.對幫助明確診斷最有價值的檢查項目是
A.腹部平片
B.大便常規+隱血
C.MRI
D.ERCP
E.PET
3.如果明確診斷并排除遠處轉移,最積極的治療手段是
A.胰十二指腸切除
B.剖腹探查
C.膽囊切除
D.膽總管切除
E.肝癌根治術
4.如果該患者接受手術治療,那么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是
A.脂肪瀉
B.腸梗阻
C.胰瘺
D.肝炎
E.膽總管狹窄
5.患者行胸部CT提示雙肺廣泛轉移,行ERCP后血膽紅素降至接近正常,下列關于后續治療的選擇,合理的是
A.僅行壺腹部放療
B.如患者一般情況可,可以全身化療為主,配合局部姑息性放療
C.如患者一般情況差(PS>2),可考慮分子靶向治療,首選易瑞沙
D.該患者總的治療原則為姑息治療,以局部治療為主
E.該患者總的治療原則以最大限度殺滅腫瘤,爭取達到PR或CR
正確答案:1.A;2.D;3.A;4.C;5.B 解題思路:5.黃疸病史、實驗室檢查以梗阻性黃疸為主;影像學檢查示低位膽道梗阻(肝內外膽管擴張、雙管征)。對梗阻性黃疸來講,肝內外膽管擴張、膽囊增大、胰管擴張(雙管征),梗阻部位在壺腹部。為明確診斷應做的檢查包括:纖維十二指腸鏡[脫落細胞學檢查和(或)組織細胞學檢查]和ERCP、MRCP、內鏡超聲、胰管鏡、胰管內超聲等。明確診斷后的治療原則為:積極術前準備后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如無法切除可行降黃手術,包括:經PTC、ERCP、腹腔鏡記憶合金支架置入術和膽腸吻合轉流術;如伴發胃腸道梗阻,可行胃腸吻合轉流術。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是胰瘺:發生率約2%~10%。晚期胰腺癌預后極差,中位生存時間約3~6個月,放化療療效較差,因此治療上以姑息治療為原則。目前FDA批準特羅凱作為晚期胰腺癌治療手段之一。
(6-9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性,71歲,腹部脹痛3天,伴反酸、暖氣、食欲下降,查體:劍突下輕壓痛,無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動性濁音陰性。胃鏡檢查示胃竇部巨大潰瘍。
6.對診斷最有價值的檢查是
A.CT
B.B超
C.MRI
D.腹部X片
E.胃組織活檢
7.如果胃鏡活檢結果為胃黏膜相關組織淋巴瘤,下一步應進行
A.HP檢查
B.骨髓穿刺
C.腹部CT
D.胸部平片
E.結腸鏡檢查
8.如果HP檢查為陽性,下一步治療是
A.手術
B.化療
C.放療
D.化療十放療
E.抗HP治療
9.如果HP檢查為陰性,下一步治療是
A.手術
B.化療
C.放療
D.化療十放療
E.抗HP治療
正確答案:6.E;7.A;8.E;9.C 解題思路:4.黏膜相關組織淋巴瘤最易發生在胃,老年人常見,確診靠內鏡檢查和組織活檢,該病一般局限于原位,對于早期患者,HP陽性首選抗HP治療,HP陰性患者首選放療。因此本題在確診淋巴瘤時應以胃鏡活檢為準,診斷為黏膜相關組織淋巴瘤后,因該病與HP感染密切相關,應進行HP檢測,該例患者為老年男性,HP陽性時選擇抗HP治療為最佳治療,若HP陰性首選放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