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3型題
(1-4題共用題干)
患者女,65歲。咽痛1個月余,查體:右側扁桃體腫大,鼻咽部未見異常,雙肺呼吸音清晰,心臟聽診無異常。腹軟,無壓痛,未觸及腹部包塊,肝脾肋下未及,移動性濁音陰性。雙下肢無浮腫。扁桃體活檢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胸部CT及腹部CT未見異常。
1.該患者下一步如果進行化療,最佳方案選擇
A.MINE
B.CHOP
C.BACOP
D.R-CHOP
E.EPOCH
2.若患者禁忌放療,化療以多少周期為宜
A.3周期
B.4周期
C.6~8周期
D.8~12周期
E.12周期以上
3.患者化療后,若進行放療,比較合理的設野方式是
A.面頸聯合野
B.耳前野
C.面頸聯合野+下頸切線野
D.鼻前野
E.全頸切線野
4.化療后進行放療,則恰當的放療劑量選擇
A.25~30Gy
B.30~35Gy
C.35~40Gy
D.40~45Gy
E.45~50Gy
正確答案:1.D;2.C;3.C;4.D解題思路:該患者屬于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原則為全身化療聯合受累野放療,該類型淋巴瘤往往CD20陽性,化療方案以CHOP方案為主,聯合利妥昔單抗可進一步增高療效。所以該患者選擇R-CHOP方案,因患者年齡>60歲,存在不良預后因素,化療周期6~8周期為宜,若無不良預后因素,化療3~4周期即可行放療。因扁桃體屬韋氏環淋巴瘤,放療靶區需包括韋氏環(鼻咽、舌根、扁桃體),同時全頸也應包括在設野之內。放療劑量在化療基礎上以40~45Gy為宜。
(5-7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59歲。聲嘶伴咽部不適半年,痰中帶血1個月。查體:甲狀軟骨膨大,右上頸部(Ⅱ區)可及大小約2cm×2.5cm質韌固定包塊,無壓痛。既往否認結核病史。患者行頸部MRI提示腫瘤位于聲門上區,并侵及會厭前間隙、左側咽壁、會厭及甲狀軟骨,左側聲帶固定,口咽及咽旁無侵犯,上頸可見多個腫大淋巴結。直接喉鏡病檢提示聲門上區中分化鱗癌。其他輔助檢查未見轉移。
5.根據相關檢查,患者臨床分期為
A.cT1N1M0
B.cT2N1M0
C.cT3N2M0
D.cT4N2M0
E.cT4N3M0
6.若行常規術前放療,則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A.照射靶區應包括原發腫瘤區+區域淋巴結引流區
B.常規雙側水平野的上界平第一頸椎水平,下界為環狀軟骨下緣,前界為頸前緣,后界應為棘突后緣
C.必須行上、中頸淋巴結引流區照射,而下頸、鎖骨上區不做預防照射
D.DT40~50Gy時復查,如腫瘤消退滿意可改行根治性放療
E.照射劑量接近36~40Gy時應避開頸段脊髓,頸后區輔以電子線照射補量
7.該患者術前放療若采用適形放射治療或IMRT,關于淋巴結區域照射范圍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患者同側Ⅱ區淋巴結陽性,CTV無需包括同側下頜下淋巴結(即工區)
B.咽后淋巴結不做預防照射
C.照射范圍包括雙側Ⅰ~Ⅴ區淋巴結區域+咽后淋巴結
D.照射范圍包括右側Ⅰ~Ⅴ區淋巴結區域+咽后淋巴結
E.上縱隔區淋巴結也需做預防照射
正確答案:5.C;6.C;7.C解題思路:2.局部晚期喉癌(聲門上型)頸部淋巴結轉移多見,可高達50%。因此照射野的設計已充分包括原發灶頸部淋巴結引流區。若上、中頸淋巴結陽性,雙側下頸、鎖骨上均需作預防性照射。
3.適形放療或IMRT均需對照射靶區做詳細的規定。該患者局部腫瘤外侵明顯,右側Ⅱ區淋巴結已明確轉移,因此可能累及的高危淋巴結區域應包括雙側下頜下淋巴結(Ⅰ區)、Ⅱ~Ⅴ區頸淋巴結及咽后淋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