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型題
1.鼻咽癌原發灶手術適應證為
A.早期鼻咽癌
B.伴有鼻腔或上頜竇受侵
C.伴蝶、篩竇受侵
D.伴顱內海綿竇受侵
E.放射治療后鼻咽腔殘存或復發,無顱底破壞、無莖突后受侵
正確答案:E解題思路:鼻咽癌首程根治性放療結束后仍有10%腫瘤殘留,可考慮外科解救性治療,手術適應證包括全身狀況好,放射治療后鼻咽部或頸部未控或復發,無顱底骨質破壞或顱內受侵。
2.一鼻咽癌腫瘤延至口咽,上頸有轉移淋巴結,最初照射野最好采用
A.雙耳前野+雙頸垂直野
B.雙耳前野+頸切線野
C.面頸聯合野+下頸鎖骨上切線野
D.雙耳前野+面前品字野+頸部切線野
E.雙耳前野+雙耳后野+頸部切線野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鼻咽癌放射治療常規推薦采用面頸聯合野+下頸鎖骨上切線野。
3.鼻咽癌放療原發灶根治劑量一般應給予
A.30Gy
B.40Gy
C.50Gy
D.70Gy
E.80Gy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鼻咽癌常規放射治療根治劑量為DT70~72Gy/35~40次/7~8周。
4.鼻咽咽旁間隙在解剖學上間隙可以分為
A.2個間隙
B.3個間隙
C.4個間隙
D.5個間隙
E.6個間隙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鼻咽咽旁間隙分為莖突前間隙、莖突后間隙、咽后間隙。
5.鼻咽癌頸轉移性淋巴結治療應選
A.單純高能射線外照射
B.高能X射線與低能X射線或電子線相結合
C.單純低能射線外照射
D.高劑量率近距離組織間治療
E.快中子照射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高能X射線與電子線各自具有不同的物理學特點,高能X射線表面劑量比較低,隨著深度的增加,深度劑量逐漸增加,直至達到最大劑量點。低能X射線或電子線最大劑量點基本位于或接近模體表面,隨著深度的增加,深度劑量逐漸減少。兩者結合,取長補短,可使放療達到合理的劑量分布。
二、A3型題
(6-8題共用題干)
患者女,50歲。腹脹、腹部隱痛2個月就診,查體:腹膨隆,移動性濁音(+),腹水穿刺細胞學找到腺癌細胞,彩超示:左側附件區可見直徑5cm大小囊實性腫塊。
6.該患者最有可能的診斷是
A.宮頸癌
B.卵巢癌
C.子宮內膜癌
D.子宮肌瘤
E.絨癌
7.如該患者一般情況可,相關檢查未見遠處轉移,則首選治療方式為
A.腫瘤細胞減滅術
B.姑息性化療
C.放療
D.中醫治療
E.以上均不是
8.如該患者在手術中發現肝臟表面有腫瘤結節,則術后分期為
A.ⅡA期
B.ⅡB期
C.ⅡC期
D.Ⅲ期
E.Ⅳ期
正確答案:6.B;7.A;8.D解題思路:根據提供的信息,50歲女性患者,以腹脹、腹部隱痛起病,腹水穿刺細胞學找到腺癌細胞,彩超示:左側附件區可見直徑5cm大小囊實性腫塊,首先考慮卵巢癌的診斷,故第一道題正確的選擇為B;卵巢癌患者如能耐受手術,且手術能達到滿意減瘤者,治療應首選腫瘤細胞減滅術,故第二道題正確的選擇為A;卵巢癌侵犯肝臟表面,分期為Ⅲ期,侵犯肝臟實質,分期為Ⅳ期,故第三道題正確的選擇為D。
(9-12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62歲。因為"體檢發現左肺占位性病變2天"入院。既往有吸煙史35年。入院后行胸部CT示:左上肺葉直徑約2cm的占位性病變,縱隔內未見腫大淋巴結。纖維支氣管鏡可見左上葉支氣管新生物,活檢示:高分化鱗狀細胞癌。患者行頭顱MRI、腹部B超、骨ECT均未發現異常。
9.患者的診斷是
A.左上肺高分化鱗癌cT1N0M0
B.左上肺高分化鱗癌pT1N0M0
C.左上肺高分化鱗癌cT2N0M0
D.左上肺高分化鱗癌pT2N0M0
E.左上肺高分化鱗癌cT3N0M0
10.若患者經完善相關檢查,無手術禁忌證,那么首選的術式是
A.肺局部切除術
B.肺葉切除術
C.全肺切除術
D.肺葉切除術+肺門縱隔淋巴結清掃
E.擴大性肺切除術+肺門縱隔淋巴結清掃
11.若患者因心臟原因不能手術,那么在現有設備條件下,患者可選擇的最佳的放射治療為
A.常規放療
B.立體定向放療
C.三維適形放療
D.四維放射治療
E.實時跟蹤放療
12.若患者在手術或放射治療后3年,出現雙肺占位性病變,患者拒行化療,那么患者可以選擇的最佳分子靶向治療藥物為
A.索拉非尼
B.甲磺酸伊馬替尼
C.吉非替尼
D.厄羅替尼
E.拉帕替尼
正確答案:9.A;10.D;11.C;12.D解題思路:2.肺癌的手術術式以肺葉切除加肺門縱隔淋巴結清掃為首選術式。其他術式包括全肺切除術、肺局部切除術、擴大性肺切除術、氣管支氣管和(或)血管成形肺切除術。各類術式的選擇必須按照最大限度切除腫瘤、最大限度保留肺組織的原則,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決定。
3.目前在普通醫院,常用的放射治療技術包括:常規照射、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和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三者之中,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的療效最佳,副作用較小。
4.吉非替尼和厄羅替尼均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療。本患者為男性、有吸煙史、病理類型為鱗癌,選用厄羅替尼較吉非替尼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