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臨床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輔導: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百分百考試網--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輔導系列談之《實踐技能》輔導: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圖)

  本期中介紹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作為心電圖學習的一個基本知識,需要理解體會。

  1、P波代表心房肌除極的電位變化。

  形態:P波的形態在大部分導聯上一般呈鈍圓形,有時可能有輕度切跡。心臟激活動起源于竇房結,因此心房除極的綜合向量是指向左、前、下的,所以P波方向在Ⅰ、Ⅱ、aVF、V4-V6導聯向上,aVR導聯向下,其余導聯呈雙向、倒置或低平均可。

  時間:正常人P波時間一般小于0.12s。

  振幅:P波振幅在肢體導聯一般小于0.25mV,胸導聯一般小于0.2mV。

  2、PR間期:從P波的起點至QRs波群的起點,代表心房開始除極的時間。

  心率在正常范圍時,PR間期為0.12-0.20s。在幼兒及心動過速的情況下,PR間期相應縮短。在老年人及心動過緩的情況下,PR間期可略延長,但不超過0.22s。

  3、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極的電位變化。

  時間:正常成年人QRS時間小于0.12s,多數在0.06-0.10s。

  波形和振幅:正常人V1、V2導聯多呈rS形,V1的R波一般不超過1.0mV。V5、V6導聯QRS波群可呈qR、qRs、Rs、R型,且R波一般不超過2.5mV。正常人胸導聯的R波自V1-V6逐漸增高,S波逐漸變下,V1的R/S小于1,V5的R/S大于1.在V3或V4導聯,R波和S波的振幅大體相等。在肢體導聯,Ⅰ、Ⅱ、Ⅲ導聯的QRS波群在沒有電軸偏移的情況下,其主波一般向上。aVR導聯的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型。aVL與aVF導聯的QRS波群可呈qR、Rs或R型,也可呈rS型Ⅰ導聯的R波小于1.5mV,aVL導聯的R波小于1.2mV,aVF導聯的R波小于2.0mV。

  6個肢體導聯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與負向波振幅的絕對值相加)一般不應都小于0.5mV,6個胸導聯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與負向波振幅的絕對值相加)一般不應都小于0.8mV。否則稱為低電壓。

  4、R峰時間(R peak time):過去稱為類本位曲折時間或室壁激動時間,指QRS起點至R波頂端垂直線的間距。如有R波,則應測量至R峰;如R峰呈切跡,應測量至切跡第二峰。正常人R峰時間在V1、V2導聯不超過0.04s,在V5、V6導聯不超過0.05s。

  5、Q波:除aVR導聯外,正常人的Q波時間小于0.04s,Q波振幅小于同導聯中R波的1/4.正常人V1、V2導聯不應出現Q波,但偶爾可呈QS波。

  6、J點:QRS波群的終末與ST段起始之交接點稱為J點。

  J點大多在等電位線上,通常隨ST段的偏移而發生移位。有時可因心室除極尚未完全結束,部分心肌已。還可由于心動過速等原因,使心室除極與心房復極并存,導致心房復極波(Ta波)重疊于QRS波群的后段,從而發生J點下移。

  7、ST段:自QRS波群的終點至T波起點間的線段,代表心室緩慢復極過程。

  正常的ST段多為一等電位線,有時亦可有輕微的偏移,但在任一導聯,ST段下移一般不超過0.05mV;ST段上抬在V1-V2導聯一般不超過0.3mV,V3不超過0.5mV,在V4-V6導聯及肢體導聯不超過0.1mV。

  8、T波:代表心室快速復極時電位變化。

  9、QT間期指QRS波群的起點至T波終點的間距,代表心室肌除極和復極全過程所需的時間。QT間期長短與心率的快慢密切相關,心率越快,QT間期越短,反之則越長。心率在60-100次/分時,QT間期的正常范圍為0.32-0.44s。

  10、u波:在T波之后0.02-0.04s出現的振幅低小的波稱為u波,代表心室后繼電位,其產生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u波方向大體與T波相一致。u波在胸導聯較易見到,以V3-V4導聯較為明顯。u波明顯增高常見于血鉀過低。

  〖百分百考試網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