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鼻塞、鼻導管吸氧法問答

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適應證]

  1.通氣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2.通氣血流比例失調。

  3.彌散功能障礙,如肺廣泛纖維化、肺水腫等。

  4.右向左分流,如先天性心臟病、大面積肺不張。

  5.其他原因引起的缺氧,如心力衰竭、末梢循環衰竭、心肌梗死、一氧化碳中毒等。

  [準備工作]

  1.器具準備:儲氧筒、氧氣流量表、濕化瓶、扳手、導氧管、鼻塞或鼻導管、棉簽、膠布、用氧記錄單。

  2.環境準備:將火種及易燃物或引火物如油類等清離現場。氧氣筒上掛上“不準吸煙”標記。

  3.將病人置于舒適位置,向病人及陪護人員說明氧氣助燃的危險性和注意防火的措施。

  4.了解病情,掌握缺氧的類型、程度和氧療的目的,并決定給氧濃度及速度。

  [操作方法]

  1.裝表

  (1)先打開氧氣筒上總開關,放出小量氧氣,沖掉氣門上的灰塵后關上總開關。

  (2)將濕化瓶裝上適量的濕化液(消毒蒸餾水或25%-75%乙醇)。

  (3)裝好氧氣流量表并旋緊,連接濕化瓶及導氧管,鼻導管或鼻塞。

  (4)關好氧流量表上的開關,然后打開儲氧筒總開關,觀察氧氣壓力。調節流量表上的小開關,檢查氧氣流出是否通暢,有無漏氣,再關流量表上開關,待用。

  2.輸氧

  (1)用濕棉簽擦凈患者鼻孔。打開流量表開關,將鼻塞或鼻導管放入水中,檢查氧氣流出是否通暢,按病情調節好氧流量,將鼻塞或鼻導管沾水打濕后,自鼻孔輕輕插入,鼻導管插入深度約為鼻尖到耳垂長度的2/3.

  (2)用膠布固定鼻導管。記錄用氧時間、流量并簽名。

  3.停氧

  停氧時,先拔出給氧導管或鼻塞。按順序先關流量表開關,再關儲氧瓶開關,然后打開流量表開關,放出余氧,再關此開關。記錄停氧時間并簽名。

  [問答]1.何謂高濃度給氧?適用于哪些缺氧性疾病?

  高濃度給氧指吸入的氧濃度在50%~60%以上。適用于以缺氧為主,而無CO2潴留的患者,如彌散障礙、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右向左分流,嚴重心臟病、氣體中毒、貧血或心搏出量不足等缺氧性疾病。

  2.何謂控制性給氧?為什么要進行控制性給氧?

  24%~35%的低濃度給氧稱為控制性給氧。控制性給氧的目的是防止因吸氧造成呼吸抑制嚴重CO2潴留患者,呼吸中樞對CO2敏感性降低(CO2麻痹),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主動脈弓及頸動脈竇)來維持,如果突然吸入高濃度氧,迅速糾正缺氧,就消除了缺氧的刺激作用,患者的自主呼吸即被削弱或抑制,使呼吸變淺、慢甚至停止,肺泡通氣量減少,CO2潴留加重。

  3.如何判斷氧療的效果?

  給氧10~30分鐘后,心率、呼吸頻率減慢、意識障礙好轉,PaO2升高或PaCO2下降,為氧療有效。

  4.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應如何進行氧療?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造成的呼吸衰竭,缺氧常伴有二氧化碳潴留(Ⅱ型呼衰),宜采用控制性氧療,即給予持續吸入低濃度氧,一般開始吸人氧濃度為24%左右,30分鐘后,病情好轉,PaO2升高,PaCO2下降或PaCO2升高不超過0.66~1.33kPa(5~10mmHg),可加大給氧濃度至28%~35%(即氧流量為2~3L/min)。嚴重呼衰者,氧療時可適當加用呼吸興奮劑,甚至 采用機械輔助呼吸,以增加通氣量

  5.如何計算鼻導管(或鼻塞)法吸入氧濃度?

  鼻導管(或鼻塞)法吸人氧濃度,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吸人氧濃度(%)=21+4X氧流量(L/min)

  6.氧療有哪些并發癥?

  氧療并發癥主要發生于高濃度持續吸氧之患者,其表現有:①抑制呼吸,加重CO2潴留;②肺氧中毒:吸人60%以上高濃度氧1~2天后,可造成肺損傷,出現肺氧中毒。患者表現胸痛、咳嗽、進行性呼吸困難、發紺、煩躁不安等。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