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執業醫師實踐技能病例分析中的重要內容,百分百考試網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肺功能檢查對確定氣流受限有重要意義。在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以及FEV1/FVC降低是臨床確定患者存在氣流受限,且不能完全逆轉的主要依據。慢支和(或)阻塞性肺氣腫是導致COPD的最常見的疾病。吸煙是目前公認的COPD已知危險因素中最重要者。
臨床表現
1.癥狀
起病緩慢、病程較長。一般均有慢性咳嗽、咳痰等慢支的癥狀。COPD的標志性癥狀是進行性加重的氣短或呼吸困難。急性加重期支氣管分泌物增多,進一步加重通氣功能障礙,使胸悶、氣促加劇。嚴重時可出現呼吸衰竭的癥狀,如發紺、頭痛、嗜睡、神志恍惚等。晚期患者常見體重下降、食欲減退、營養不良等。
2.體征
早期可無異常體征,隨疾病進展出現阻塞性肺氣腫的體征:視診桶狀胸,呼吸運動減低,觸覺語顫減弱,叩診過清音,肺下界下移,聽診呼吸音普遍減弱,呼氣延長。并發感染時肺部可有濕??音。
實驗室和輔助檢查
1.肺功能檢查:FEV1/FVC是COPD的一項敏感指標,FEV1%預計值是中、重度氣流受限的良好指標,它變異性小,易于操作。
2.胸部X線檢查:早期胸片可無異常變化,隨病情進展可出現兩肺紋理增粗、紊亂,合并肺氣腫可見胸廓擴張,肋間隙增寬,兩肺野透亮度增加。
3.血氣分析:對確定發生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酸堿平衡失調以及判斷呼吸衰竭的類型有重要價值。
4.其他:合并細菌感染時,血白細胞升高,痰培養可檢出病原菌。醫學教育,網原創
嚴重程度分級和病程分期
(1)COPD臨床嚴重程度根據肺功能分為輕、中、重、極重4級,具體見下表。
COPD嚴重程度分級
分級 | 分級標準 |
Ⅰ級:輕度 | FEV1/FVC<70%,FEV1≥80%預計值 |
Ⅱ級:中度 | FEV1/FVC<70%,50%≤FEV1<80%預計值 |
Ⅲ級:重度 | FEV1/FVC<70%,30%≤FEV1<50%預計值 |
Ⅳ級:極重度 | FEV1/FVC<70%,FEV1<30%預計值或FEV1<50%預計值,伴慢性呼吸衰竭 |
(2)COPD的病程可分為急性加重期和穩定期。
1)急性加重期:指在疾病過程中,短期內咳嗽、咳痰、氣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膿性或黏液膿性,可伴發熱等癥狀。
2)穩定期:指患者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穩定或癥狀輕微。
鑒別診斷
1.支氣管哮喘:多在兒童或青少年期起病,一般無慢性咳嗽、咳痰史,喘息呈發作性,發作時兩肺布滿哮鳴音,緩解后可毫無癥狀,常有個人或家庭過敏史。氣流受限多為可逆性,支氣管舒張試驗(+)。
2.支氣管擴張癥:主要表現為陣發性咳嗽、咳大量膿痰,反復咯血,常在同一肺段反復發生肺炎,可于病變部位聞及固定而持久的濕羅音。胸部X線片顯示肺紋理粗亂或呈卷發狀,高分辨率CT可明確診斷。
3.肺結核:患者常有發熱、乏力、盜汗及消瘦、咯血等癥狀。結合痰結核菌檢查及胸片多可明確。
4.間質性肺疾病:突出表現是進行性的氣短和干咳,查體可于吸氣時聞及Velcro??音,肺功能表現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彌散功能減低胸片表現為彌漫對稱分布網狀結節影,結合HRCT可明確。
5.肺癌:可有多年吸煙史,多表現為刺激性干咳,可有痰中帶血,胸片可見肺內塊狀或結節狀陰影,抗生素治療不能完全消散,CT、痰脫落細胞學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有助于明確。
治療原則
1.穩定期治療
(1)加強疾病教育,戒煙。
(2)支氣管舒張藥:抗膽堿藥、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氨茶堿等。
(3)家庭氧療、康復治療等。
2.急性加重期治療
(1)控制性氧療
(2)抗生素
(3)支氣管舒張藥:同穩定期。
(4)糖皮質激素短期應用。
(5)并發癥治療:如并發嚴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使用機械通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