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7 共1頁
便血體格檢查是臨床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大綱所包含的內容,百分百考試網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學習參考。
體格檢查
(1)腹部查體。
(2)直腸和肛門的檢查:注意有無肛裂、痔瘡、瘺管;直腸指檢有無腫物。
(3)全身體檢,包括皮膚粘膜、淋巴結、生命體征等。
輔助檢查
(1)血、尿、糞便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必要時行血培養、肥達試驗等。
(2)內鏡及影像學檢查:除某些急性感染性腸炎如傷寒、痢疾、壞死性腸炎等之外,絕大多數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和病因檢查需依靠影像學檢查。結腸鏡是診斷大腸及回腸末端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可發現活動性出血,結合活檢病理檢查可判斷病變性質。X線鋇餐造影用于大腸、回盲部及闌尾病變,一般主張進行雙重氣鋇造影,要求在大出血停止至少3天之后進行。但對較平坦的病變、廣泛而較輕的炎癥性疾病容易漏診,無法確定病變性質。小腸X線鋇劑造影敏感性低,漏診率相當高,氣鋇雙重造影可一定程度的提高診斷的正確率。
(3)放射性核素掃描或選擇性腹部血管造影:必須在活動性出血時進行。適用于內鏡檢查及X線鋇劑造影不能確定出血來源的不明原因出血;或因為嚴重急性大量出血或其他原因不能進行內鏡檢查者。放射性核素掃描對于Meckel憩室合并出血有重要的診斷價值。血管造影對與某些血管病變如血管畸形、血管瘤及血管豐富的腫瘤有診斷和定性價值。
(4)膠囊內鏡或雙氣囊小腸鏡檢查:小腸鏡可直接觀察十二指腸遠側段及空腸近側段出血病變。
(5)手術探查:各種檢查不能明確出血灶,而持續大出血危及生命者,需行手術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