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胎漏、胎動不安的西醫病因病理

發布時間:2012-05-08 共1頁

  胎漏、胎動不安的西醫病因病理是中西醫實踐技能考試要求掌握的內容,百分百考試網搜集整理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1.病因

  (1)遺傳因素染色體異常的胚胎有50%~60%發生早期自然流產。染色體異常可表現為數目異常或結構異常,如三體、X單體、三倍體,及染色體斷裂、缺失、易位等。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即使少數發育成胎兒,出生后也會出現某些功能缺陷或合并畸形。如發生流產,表現為胚胎退化或僅為一空囊,稱為孕卵枯萎。

  (2)母體因素

  1)全身性疾病:孕婦患傳染病(如天花、麻疹、猩紅熱、傷寒、白喉、瘧疾等)、全身性感染、細菌毒素和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感染,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使胎兒死亡導致流產;孕婦患嚴重貧血、心力衰竭、高血壓、慢性腎炎等疾病,都可因危害胎兒、影響胎盤功能而導致流產。

  2)生殖器官疾病: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縱隔子宮、子宮發育不良等)、盆腔腫瘤(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等),均可影響胚胎的著床和生長發育而導致流產。宮頸內口松弛或宮頸重度裂傷可導致胎膜早破而發生晚期流產。

  3)內分泌失調:如黃體功能不足、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糖尿病等,均可導致流產。

  4)創傷刺激:嚴重休克、子宮創傷(手術、外傷、性交過度)、精神創傷(過度緊張、焦慮、憂傷等),均可刺激子宮收縮而引起流產。

  5)不良習慣:過量飲酒、吸煙、飲咖啡及吸毒等,均可引起流產。

  (3)免疫因素 胚胎及胎兒與母體間存在復雜而特殊的免疫關系,這種關系使胚胎不被排斥。若母體妊娠后,雙方免疫不適應,則可引起母體對胚胎排斥而致流產。相關的免疫因素有父方的組織相容性抗原(HLA)、胎兒抗原、血型抗原(ABO及Rh)、孕期母體封閉抗體不足、母體抗父方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抗體不足、抗精子抗體、孕婦抗心磷脂抗體產生過多等。

  (4)環境因素 影響生殖功能的外界不良因素很多,可以直接或間接對胚胎或胎兒造成損害。過多接觸某些有害的化學物質(如砷、鉛、苯、甲醛、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和物理因素(如放射線、噪音及高溫等),均可引起流產。

  2.病理

  由于流產發生的時期不同,其病理過程也不一樣。流產的病理變化多數是胚胎先死亡,然后底蛻膜出血,造成胚胎絨毛與底蛻膜分離、出血,已分離的胚胎組織猶如異物刺激子宮,使之收縮而被排出。妊娠8周前,胎盤絨毛發育不成熟,與蛻膜附著不牢固,因此,妊娠產物常可全部自行排凈,出血不多。妊娠8~l2周時,絨毛已深入蛻膜層,妊娠物分離常不完整,部分組織殘留宮腔影響宮縮,而出血較多。妊娠12周后,胎盤已形成,流產過程與足月分娩時相同。若胎兒在宮腔內死亡過久,被血塊包圍,形成血樣胎塊可引起出血不止。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