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08 共1頁
急性心力衰竭病因和發病機制是中西醫/中醫實踐技能考試要求掌握的內容,百分百考試網搜集整理相關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臟病變引起心排血量顯著、急驟降低,導致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綜合征。臨床以急性左心衰較常見,主要表現為急性肺水腫,重者伴心源性休克。急性右心衰較少見,臨床可發生于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和大塊肺栓塞等。
【病因和發病機制】任何心臟解剖或功能的突發異常,使心排血量急劇降低,肺靜脈壓突然升高,均可發生急性左心衰。常見的病因有:1.急性彌漫性心肌損害 如急性心肌炎、廣泛性前壁心肌梗死等。
2.急起的機械性阻塞 如嚴重的瓣膜狹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心房內球瓣樣血栓或黏液瘤嵌頓二尖瓣口等。
3.心臟容量負荷突然加重 急性心肌梗死或感染性心內膜炎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斷裂所致的急性瓣膜性反流、室間隔破裂穿孔或主動脈瘤破裂使心室容量負荷突然劇增,以及輸液、輸血過多或過快等。
4.急劇的心臟后負荷增加 如高血壓心臟病血壓急劇升高,外傷、急性心肌梗死或感染性心內膜炎引起的瓣膜損害等。
5.嚴重的心律失常 如快速性心房顫動:心室暫停、顯著的心動過緩等。
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礎為心臟收縮力突然嚴重減弱,心排血量急劇減少,或左室瓣膜性急性反流,左室舒張末壓迅速升高,肺靜脈回流受阻,肺靜脈壓快速升高,肺毛細血管壓隨之升高,使血管內液體滲入到肺間質和肺泡內,形成急性肺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