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中醫技能輔導:內臟絞痛的針灸治療

發布時間:2012-05-08 共1頁

內臟絞痛的針灸治療是中醫實踐技能考試需要掌握的內容,百分百考試網搜集整理相關內容供大家學習參考。

內臟絞痛是泛指內臟不同部位出現的劇烈疼痛。現將幾種臨床常見的內臟急性痛證扼要敘述如下:

(一)心絞痛

是指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地、暫時性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胸痛為突出表現的綜合征。典型的心絞痛是突然發作的胸骨下部后方或心前區壓榨性、悶脹性或窒息性疼痛,可放射到左肩、左上肢前內側及無名指和小指。疼痛一般持續5~1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伴有面色蒼白、表情焦慮、出汗和恐懼感。多因勞累、情緒激動、飽食、受寒等因素誘發。

【治療】

1.基本治療

治法 通陽行氣,活血止痛。以手厥陰、手少陰經穴為主。

主穴 內關 陰郄 膻中

配穴 氣滯血瘀者,加血海、太沖。

操作 毫針瀉法。

方義 內關為心包經絡穴及八脈交會穴之一,可調理心氣,活血通絡,為治療心絞痛的特效穴。陰郄為心經郄穴,可緩急止痛。膻中為心包之募穴,又為氣之會穴,可疏調氣機,治心胸疾患。

2.其他治療

耳針法 選心、小腸、交感、神門、內分泌。每次選3~5穴,毫針刺,中等刺激強度。

(二)膽絞痛

常見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和膽道蛔蟲癥。

1.急性膽囊炎、膽石癥

急性膽囊炎系指細菌感染、高度濃縮的膽汁或反流入膽囊的胰液的化學刺激所致的急性炎癥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右上腹痛,呈持續性,并陣發性加劇,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區,伴有惡心、嘔吐,右上腹膽囊區有明顯壓痛和肌緊張。部分患者可出現黃疸和高熱,或摸到腫大的膽囊。

膽石癥是指膽道系統的任何部位發生結石的疾病,其臨床表現決定于結石的部位、動態和并發癥,主要為膽絞痛,其疼痛劇烈,惡心嘔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黃疸和高熱。膽絞痛發作一般時間短暫,也有延及數小時的。膽囊炎、膽石癥可同時存在,相互影響。

(1)基本治療

治法 疏肝利膽,行氣止痛。以足少陽經穴及相應俞募穴為主。

主穴 膽囊穴 陽陵泉 膽俞 肝俞 日月 期門

配穴 嘔吐者,加內關、足三里;黃疸者,加至陽;發熱者,加曲池、大椎。

操作 毫針瀉法。

方義 膽俞配日月,肝俞配期門為俞募配穴,每次用一組,選取右側,以疏肝利膽而止痛。陽陵泉為足少陽之合穴,以利肝膽之腑。膽囊穴為治療膽腑疾病的經驗穴。

(2)其他治療

耳針法 選肝、胰膽、交感、神門、耳迷根。急性發作時用毫針刺,強刺激,持續捻針;劇痛緩解后再行耳穴壓丸法,兩耳交替進行。

2.膽道蛔蟲癥

是蛔蟲鉆進膽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病證。臨床表現為上腹中部和右上腹突發的陣發性劇烈絞痛或劍突下。“鉆頂”樣疼痛,可向肩胛區或右肩放射,伴有惡心、嘔吐,有時吐出蛔蟲,繼發感染時有發熱。疼痛時間數分鐘到數小時,一日發作數次。間隔期疼痛可消失或很輕微。

(1)基本治療

治法 解痙利膽,驅蛔止痛。以足少陽、手足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 膽囊穴 陽陵泉 迎香 四白 鳩尾 日月

配穴 嘔吐者,加內關、足三里。

操作 毫針瀉法。迎香透四白,鳩尾透日月。每次留針1~2小時。

方義 陽陵泉為足少陽之合穴,可利膽止痛。迎香透四白為治療本病之經驗穴。鳩尾透日月疏通局部氣血。膽囊穴為治療膽腑疾病的經驗穴。諸穴共奏驅蛔止痛之功。

(2)其他治療

耳針法 選胰膽、艇中、十二指腸、神門、耳迷根。先刺右側,疼痛未止再刺左側,強刺激;或以0.25%普魯卡因在上述穴位注射,每穴0.3ml,每日1~2次。

(三)腎絞痛

多見于泌尿系結石癥,結石可發生于泌尿系統的任何部位,但多源于腎臟。其臨床表現為絞痛突然發生,疼痛多呈持續性或間歇性,沿輸尿管向髂窩、會陰、陰囊及大腿內側放射,并出現血尿或膿尿,排尿困難或尿流中斷,腎區可有叩擊痛。

【治療】

1.基本治療

治法 清利濕熱,通淋止痛。以相應背俞穴及足太陰經穴為主。

主穴 腎俞 三焦俞 關元 陰陵泉 三陰交

配穴 血尿者,加血海、太沖;濕熱重者,加委陽、合谷。

操作 毫針瀉法。

方義 腎俞、三焦俞位于腎區,又為足太陽膀胱經穴,配關元疏利膀胱及局部氣機。遠取三陰交、陰陵泉以清利濕熱,通淋止痛。

2.其他治療

耳針法 選腎、輸尿管、交感、皮質下、三焦。毫針刺,強刺激。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