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20 共2頁
1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是在網上開展的一種先進的交易方式。電子商務強調參加交易的買方和賣方、銀行或金融機構和所有合作伙伴,都要通過企業內部網(INTRANET)、外部網(EXTRANET)和因特網(INTERNET)密切的結合起來,共同從事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商務活動。因特網的電子商務市場上有一個資源豐富的信息庫,它能夠實時地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各類商品的供應量、需求量、發展狀況以及買賣雙方的詳細情況,從而使廠商能夠更方便地研究市場,更準確地了解市場和把握市場。因特網上的電子商務市場,又是世界各地的廠商進行宣傳的好渠道。全球性的因特網絡可以使電子商務上的廣告傳播面最廣而成本最低。
1.1 制造業電子商務的兩種基本模式
(1)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Business to Business,簡稱B to B或B 2 B)。
(2)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Business to Consamer,簡稱B to C或B 2 C),對制造業來說消費者就是客戶。
1.2 基于電子商務的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
電子商務的“ 商務”二字往往給人只是商貿和交易的感覺,似乎對制造業信息化關系不。其實不然。電子商務為制造業信息化帶來新的信息化領域,已經出現不少基于電子商務的制造業企業信息化的解決方案。這是因為因特網的跨地域、跨時空的溝通特性和近乎無限接入的能力,是未來全球經濟的主題。釋放因特網的能量的最佳方式,對制造業來說,就是基于電子商務的各種信息化解決方案。它必將是分階段、長期漸近、螺旋上升的過程。實踐證明,這些解決方案不可能一蹴而就,是要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打持久戰。以下只列舉少數幾種解決方案,供讀者思索和參考。
(1)CPC(Collaborative Product Commerce,協同產品商務)
這是1999年才提出的一種新型的軟件。它依托因特網(即Web技術),把產品研發和設計、原材料和外購件選用、營銷及其它職能部門、現場服務以及客戶緊密聯系在一起,實現廣泛的橫向聯合。CPC支持B 2 C和B 2 B運作,能讓制造業企業改善他們的核心過程,即創新和協作過程,讓其產品迅速占領市場。
CPC的核心是“協同”。發達國家制造業企業在產品研發、制造過程中往往有40%~70%的工作是與其他企業和合作伙伴合作完成的。“協同”已成為重的社會需求,是現代制造業適應全球經濟的重要手段。
(2)PKM(Product Knowledge Management,產品知識管理)
它是2000年美國ST7% 公司才提出的新概念和軟件,是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產品數據管理)順應“協作和創新”的新發展。DPQ 強調在虛擬企業、動態聯盟范圍內,以DTQ 系統來對所管理的產品信息有意識地進行分析、優化和組織,使之能夠在新的產品開發中得到重復利用,進而上升為企業的智力資產,并利用網絡(Intranet、Internet)優勢使員工分享并使用它去創新。因此DPQ 的核心是“ 把信息變成知識,用知識指導創新”。
(3)電子協同設計自動化(e-Design Automation)它是基于Web技術協同設計的CAD。它不僅允許設計團體協同設計,還可允許異地客戶參與和修改設計。
(4)區域網絡化制造系統
它是我國國家863計劃現代集成制造系統技術主題的重要內容之一。
它的核心是結合某個具體區域的經濟特色,運用計算機網絡,特別是因特網,跨越不同企業之間存在的空間差距,通過企業之間的信息集成、業務過程集成和資源共享,對企業開展異地協同設計制造、網上營銷、供應鏈管理等提供技術支撐環境和手段,實現產品商務的協同、產品設計協同、產品制造的協同和供應鏈的協同,做到優勢互補,從而縮短產品研制周期和研制費用,提高整個產業鏈和制造群體的競爭力。
1.3 國外電子商務取得成功的幾條途徑
(1)面向企業。戴爾計算機公司已經成為企業間電子商務的完美典型。它之所以能成為在線角色,是因為它能采取一心為客戶著想的直銷方式,并利用網絡加強它。戴爾公司的主要武器是為5000多家美國公司服務的“首頁”計劃。當戴爾公司贏得一家有400人以上的企業客戶時,它就為那家客戶建立首頁,讓雇員在線配置個人計算機,跟蹤交付情況,讓客戶能即刻得到技術支持并與銷售人員聯系。
(2)建立公司內聯網。福特汽車公司原首席信息官巴德·瑪瑟伊塞爾(Bud Mathaisel)認為,公司最珍貴的東西不是最早生產的4 型車或者最搶手的新型“美洲虎”車,而是在福特公司龐內聯網上的50萬種產品設計資源、生產管理工具和戰略信息資產。
(3)精簡供應鏈。皮特尼·鮑爾斯公司是世界上領先的郵資機生產商。該公司為了精確地預測需求,從而能最限度地減少帳上的庫存,采用了一種叫Vend or Site的網絡產品。供應商通過Vend or Site,可以看到皮特尼公司訂什么貨及手頭有多少他們的產品,在今后一年需要多少。
(4)網絡招聘。為了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取勝,升陽公司制訂了從公司內部延伸到外部的在線招聘計劃。它從公司的內聯網開始,能使雇員看到每天招聘的工作崗位,并迅速通過電子郵件向公司負責招聘的人推薦。
升陽公司的招聘人員還制訂了尋找人才的戰略,在那些人才經常登陸的網址刊登通欄廣告,使公司的網址與35所學的網址相連,不斷從網上挖掘人才。
(5)留住網絡漫游者。要將顧客或廣告客戶吸引到你的網站,就必須具有吸引力。那么什么是建立粘性的關鍵呢?首先,你需要一個響當當的牌子,能吸引你所希望爭取的在線社區。走向粘性境界的下一步是增加個人化的特性。免費電子郵件、向尋呼機發送最新消息、有你自己股票報價的主頁———這些都是個人化的項目。
(6)直銷。1996年成立的內克斯特信用卡公司,是舊金山一家只在互聯網上出售信用卡的公司。在近3年它發展迅速,已成為互聯網上名列前茅的直銷商。
內克斯特信用卡公司的成功始于兩位經理人員:營銷主管斯普林杰的推銷班子招攬客戶申請信用卡;副總經理蔡殷芝的決策分析小組建立先進的模式,自動根據每個申請者的具體情況提出建議。結果,內克斯特公司直銷有了一套在互聯網世界少見的嚴謹制度。
(7)向消費者銷售。亞馬孫公司是領先的消費電子商務網站,以顧客滿意、生意興隆(1998年銷售額6.10億美元)和極高的市值而聞名。顧客涌進亞馬孫的網站不僅因為它商品種類繁多、站點容易瀏覽、精明地利用電子郵件推銷和為顧客服務,善于根據顧客個人的情況推薦產品,還在于它與眾不同的創新能力——想出與顧客打交道的新辦法,從而使它超越競爭對手。
(8)客戶服務。聯邦快遞公司Cosmos信息網已有20年歷史,一直為處理緊急電話的客戶代理跟蹤包裹。一個稱為互聯網運送(internet Ship)的程序幫助企業客戶不用拿起電話就能處理它們所有的運輸需要。公司甚至給電話服務代理裝了接入網絡的設備,因為這使代理有更好的工具跟蹤包裹和指導客戶到包裹收集地點。
(9)協調財務。點擊幾下鼠標,輸入密碼,圣何塞思科公司首席財務官卡特就能調出他公司的收入、毛利、訂單、給這些訂單的折扣以及前十名的客戶。過去需要好幾個星期收集和核對的財務數字,現在作為業務經營的一部分自動收集。這不僅減少了對會計人員的需要,它還有利于公司更迅速地對市場變化和競爭威脅做出反應。
1.4 電子商務的基礎設建
(1)CA安全認證系統。在網絡上進行商務活動,用戶首先遇到的就是安全問題。目前,電子商務的安全主要是通過使用加密手段來達到的。中國電信CA認證中心為每一位參與電子商務的用戶簽發一個采用了非對稱加密算法的CA證書,確保了每一位參與電子商務的用戶在公網上傳輸信息時的安全。CA證書相當于用戶的“網絡身份證”,它包含了用戶的個人信息。當用戶在網絡上進行商務活動時,互不認識的雙方就可以用CA證書來確認對方身份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2)支付體系。盡管電子商務的范圍很廣,但絕不可能離開支付來談電子商務。支付體系作為電子商務中的重頭戲,得到廣泛關注。中國電信電子商務支付體系是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國內多家銀行合作共同建設的支付體系。支付體系在公網和傳統的銀行網絡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它把用戶需要在公網上傳輸的支付信息(銀行賬號、密碼等),采用中國電信CA認證系統進行加密,發給銀行內部網絡。同時要接收銀行系統響應消息加密后,發送給最終用戶,確保了用戶支付信息在公網上傳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綜合接入平臺。綜合接入平臺為參與電子商務的各方面提供了安全、方便、快捷的接入手段。接入平臺解決了目前中國因為網絡和計算機普及率低下的現實狀況,造成的用戶參與電子商務的困難。中國電信電子商務綜合接入平臺支持計算機、電話、簡易終端、智能終端等多種接入方式。參與電子商務的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電話等多種方式參與到電子商務中來。進行電子商務不再需要高深的計算機知識,只要你會用電話或簡單的計算機操作,你就可以享受電子商務給你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的巨便利。
(4)業務系統。不管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多完善,能讓用戶切身感受到電子商務好處的還是電子商務業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