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傷害(或破壞)范圍評價法。傷害(或破壞)范圍評價法是根據事故的數學模型,應用計算數學方法,求取事故對人員的傷害范圍或對物體的破壞范圍的安全評價方法。液體泄漏模型、氣體泄漏模型、氣體絕熱擴散模型、池火火焰與輻射強度評價模型、火球爆炸傷害模型、爆炸沖擊波超壓傷害模型、蒸氣云爆炸超壓破壞模型、毒物泄漏擴散模型和鍋爐爆炸傷害TNT當量法都屬于傷害(或破壞)范圍評價法。
傷害(或破壞)范圍評價法是應用數學模型進行計算,只要計算模型以及計算所需要的初值和邊值選擇合理,就可以獲得可信的評價結果。評價結果是事故對人員的傷害范圍或(和)對物體的破壞范圍,因此評價結果直觀:、可靠,評價結果可用于危險性分區,同時還可以進一步計算傷害區域內的人員及其人員的傷害程度,以及破壞范圍物體損壞程度和直接經濟損失。但該類評價方法計算量比較,一般需要使用計算機進行計算,特別是計算的初值和邊值選取往往比較困難,而且評價結果對評價模型和初值和邊值的依賴性很,評價模型或初值和邊值選擇稍有不當或偏差,評價結果就會出現較的失真。因此,該類評價方法適用于系統的事故模型和初值和邊值比較確定的安全評價。
③危險指數評價法。危險指數評價法應用系統的事故危險指數模型,根據系統及其物質、設備(設施)和工藝的基本性質和狀態,采用推算的辦法,逐步給出事故的可能損失、引起事故發生或使事故擴的設備、事故的危險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評價方法。常用的危險指數評價法有道化學公司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蒙德火災爆炸毒性指數評價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危險源評價法。
在危險指數評價法中,由于指數的采用,使得系統結構復雜,難以用概率計算事故可能性的問題,通過劃分為若干個評價單元的辦法得到了解決。這種評價方法,一般將有機聯系的復雜系統,按照一定的原則劃分為相對獨立的若干個評價單元,針對評價單元逐步推算事故可能損失和事故危險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再比較不同評價單元的評價結果,確定系統最危險的設備和條件。評價指數值同時含有事故發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兩方面的因素,避免了事故概率和事故后果難以確定的缺點。該類評價方法的缺點是:采用的安全評價模型對系統安全保障設施(或設備、工藝)功能的重視不夠,評價過程中的安全保障設施(或設備、工藝)的修正系數,一般只與設施(或設備、工藝)的設置條件和覆蓋范圍有關,而與設施(或設備、工藝)的功能多少、優劣等無關。特別是忽略了系統中的危險物質和安全保障設施(或設備、工藝)間的相互作用關系,而且,給定各因素的修正系數后,這些修正系數只是簡單地相加或相乘,忽略了各因素之間的重要度的不同。因此,使得該類評價方法,只要系統中危險物質的種類和數量基本相同,系統工藝參數和空間分布基本相似,即使不同系統服務年限有很不同而造成實際安全水平已經有了很的差異,其評價結果也是基本相同的,從而導致該類評價方法的靈活性和敏感性較差。
(安全評價師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