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環境健康和安全(EHS)管理體系模式(二)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2 管理體系要素
  EHS-MS模式由以下13個要素組成:
  a) 方針和計劃(規劃):
  1) 管理層的責任和義務。
  2) 風險評價和管理。
  3) 符合性和其他要求。
  4) EHS管理計劃和程序。
  b) 實施和操作(實施):
  5)人員、培訓和承包商服務。
  6)文件和信息交流。
  7)設施設計和建設。
  8)操作、維護和變更管理。
  9)社區意識和應急反應。
  c) 措施和檢查(評價):
  10)EHS業績監測與測量。
  11)事故調查、報告和分析。
  12)EHS管理體系審核。
  d)管理審核和持續改進(調整)。
   13)管理審核和調整。
  3 管理體系要求
  下面將簡述對“EHS管理體系模式”中每一要素的要求。雖然這些內容基本上覆蓋了EHS管理體系的要求,但是可改編,使體系適應各公司方針、程序、結構和操作,沒有理由要求所有公司必須使用這種嚴格的體系。公司可以采用與本企業現有的管理體系或者其他環境管理體系(例如ISO14001及ISO14004)相符合的要素和要求。
  EHS管理體系模式是為公司或工廠編制EHS-MS提供方法或模板。
  3.1管理層的責任和義務
  3.1.1 在組織各階層中應建立、交流、推行、定期修正和支持提高 EHS業績的方針。方針應形成文件、保存好,并使公眾易于獲得。方針中應包括對預防污染及滿足法律和法規要求的承諾。
  3.1.2 管理者應通過行動積極參與EHS管理體系過程,并提供充足資源來實現其承諾。
  3.1.3 作業管理者應根據作業和產品的復雜性及風險確定EHS管理體系實施的范圍、優先次序及步驟。
  3.1.4 對EHS責任、權限、義務和能力進行規定并記錄在文件中,在各階層中進行交流和實施。
  3.1.5 在評定員工和部門的EHS業績過程中,應確認并考慮個人及小組的EHS業績。建立獎罰機制是激勵管理者和員工提高EHS業績的一種途徑。
  3.1.6 應有一個體系鼓勵員工積極參與EHS-MS的過程,并在組織內鼓勵員工對好的EHS程序、規程、作法和技術進行交流。
  3.1.7 EHS-MS應有明確的目的、目標和指標,并根據這些目的、目標和指標為評定個人、部門和公司的EHS業績。體系還應包括將要求變成程序和規程的措施。
  3.2 風險評價和管理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