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城建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把鄭州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和生態型、創新型的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務實創新,不斷豐富和完善工作手段,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呈平穩、較快發展態勢,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進一步提升。今日起,本報將推出城建系列報道,反映我市城市建設的
累累碩果。
近日,中心區鐵路跨線立交橋首座主橋墩完成承臺澆筑,我市又一座地標性立交橋施工進展順利。今年,我市立足于暢通工程,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共新建、改造、整治、打通道路(立交)31條(座),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承載能力。
大手筆完善路網結構
來自市交警支隊的數據表明,我市機動車保有量達120余萬輛,并繼續以平均每天700輛的速度增加,預計機動車數量在2010年將達到150萬輛。猛增的機動車給城市交通帶來了巨大壓力,為了解決道路暢通問題,今年,我市堅持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承載能力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把道路、立交等新建、改造列入城市建設的“十項目標”、“十項工程”。市級完成了中州大道北段、南三環大學路立交、京廣路立交等31條(座)道路(立交)的新建||、改造、整治、打通工程,城際軌道交通、城市地鐵、BRT(快速公交系統)等一批交通重點工程正在快速推進,連接市區到機場的干線公路即將開工;各區共完成86條背街小巷改造。各項工程完工后,城市路網結構將更加完善,市民出行將更加便捷。
積水點改造力度不減
從2003年起,我市連續實施了地下雨污水管網和積水點改造工程,隨著城市框架的拉大,新的積水點不斷出現,三環以外一些河道的污染問題已經影響了城市形象。
今年年初,我市把實施生態水系配套河道截污工程和35項城區雨污水管網新建及改造納入城市建設任務,對賈魯河、索須河、須水河、七里河、魏河京花干溝實施截污,對國基路排水、化工路(東段)雨水管網等進行改造或新建。截至目前,須水河、魏河截污已完成近80%;市區雨污水分流和積水點改造共完成鋪設管涵30公里,疏挖管涵12.1公里。城市排水管網覆蓋率達85%,雨污水排放能力顯著增強,城市積水點明顯減少,市區河道水質全面改善。
今年年初,我市共確定四項污水處理工程,包括||五龍口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處理污水10萬噸/日工程、日處理污泥600噸的污泥處置利用工程、王新莊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馬頭崗污水處理廠工程等。截至目前,王新莊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已建成試運行,五龍口污水處理廠二期正在快速實施。目前,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80萬噸/日,處理率84.4%,2009年,將實現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和污水全收集、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