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好 重建規劃"科學"當先
經歷地震和唐家山堰塞湖災患之后,9月24日,綿陽又遭遇暴雨大風災害,全市184個鄉鎮、130萬人受災--談到地震后遭遇的次生災害,該市領導話語很沉重。綿陽人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恢復重建必須站在"科學"的基石上,要把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的編制和實施,作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載體。
所謂科學重建,綿陽人認為,就是要在維護群眾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科學布局,尊重自然,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進而抓好機遇,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在阿壩州,地質災害防范、生態恢復不僅是其恢復重建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的基礎,也是旅游支柱產業恢復的先決條件。他們的重建規劃中,除了有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和監測等防治措施,也有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鞏固天然林保護成果等生態恢復的主動應對,努力建設一個綠色新家園。
求快 項目開工高潮將來臨
項目就是恢復重建投資的載體--這一意識在各重災區恢復重建規劃中非常明確,預計明年元旦前,我省將迎來項目開工高潮。
成都確定了損毀房屋、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生產設施、城鎮體系、生態環境等災后重建"六大工程",個個都是大塊頭:先期推出的成都至都江堰市快速客運鐵路等22個交通項目,投資額就超過900億元;生產設施恢復重建方面,55個旅游項目、重災縣312個工業重建項目總投資450億元......
德陽將恢復重建規劃落實在1.4萬個項目上,又按照領導分工,將每個項目分縣分部門落實工作責任主體。明年元旦前開工的項目心中有數:江蘇-綿竹投資11.2億元的35個項目,以及北京-什邡的14個項目將開工;截至9月底已開工53個教育衛生項目后,還將開工60個項目......
把握市情特征,認準機遇,廣元擬定了依托對口援建方、大力推進承接產業轉移的思路,著力搭建廣元青川-川浙合作產業園、廣元劍閣-川黑合作產業園、醫藥產業||園、四川電子軍工軍民結合產業園以及天然氣綜合開發利用園區等平臺,以筑巢引鳳。
求實 千方百計惠民安民
中央和省上的"兩類三檔"災區補助政策規定,對農村恢復重建永久性住房的農戶,平均每戶補助2萬元。但農戶重建住房的資金缺口仍然很大。
成都市從完善信貸支持政策著手,組建了農業投資擔保||公司,協調金融機構為自建住房農戶提供6萬元、最長8年的貸款,有效解決了農民無法用自建農房融資的問題。同時市縣兩級政府前3年按國家基準利率的0.4倍給予農戶貼息;對明年底前還清貸款的農戶全額貼息;2010年前還清貸款的,對農戶承擔的利息部分再貼息50%,切實減輕了農戶的壓力。
重建需要大量要素保障,會理縣的體會是政府包不了,也辦不好,出路靠市場,開放市場、刺激市場,放開生產、放活經營、放寬政策,鼓勵生產企業就地就近辦廠,專供直銷,短時間就協議引進新建磚廠16家。這一辦法在多個重災區亦有體現,確保了災區物資的充足供應和價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