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城市經濟導報(以下簡稱“城經報”):對于今年上半年的陜西經濟運行情況,你是怎么看的?
單元莊: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陜西工業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我覺得這是正常的,陜西本身的基礎不斷地變大,基礎不斷變大情況下它的增長速度肯定是要不斷地下降的。
有一點我們必須注意,投資效果的顯現是有一定的時間差的,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工業數據是由去年或者更早的投資所產生的。
對于GDP的增速我們要理性地看待。判斷一個省的經濟發展,不能光看增速,還要看經濟總量。
像陜西、內蒙古這幾年的增速都在全國前列,這跟原來的基礎比較薄弱有關。還有一個實際的問題是,目前我們的經濟發展主要是政府主導型,市場化的程度還不高,而正是由于這種政府主導型的經濟,使得政府官員把GDP增速作為其政績的一個重要體現,從而形成了中國以行政區劃為載體的經濟競爭。這種方式有好的一面,也是這幾年中國經濟取得飛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這種模式也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因素,互相比拼的過程中造成了大量重復的投資。大大地弱化了投資效益。
我們在做經濟分析時,不能單純地看一個數據,通過陜西近幾年的經濟增長,可以看出,陜西這幾年的經濟發展處在一個平穩的階段。
裝備制造業增長是好事
城經報:經濟結構調整是整個“十二五”期間的一個主旋律,陜西上半年經濟結構調整上的表現如何?
單元莊:我認為經濟結構調整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經濟結構調整是GDP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外貿之間的結構調整,從這個層面上說,陜西以投資帶動為主的經濟發展方式短期內難有大的變化。
狹義的結構調整是指產業結構的調整,陜西在這一方面應該有所作為。
陜西的能源化工工業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長了13.7%,與一季度相比加快1.7個百分點,這一點比較好。因為陜西這幾年的裝備制造有所下降,我們看西安也好看陜西也好主要是看它的工業,而看工業還是要看裝備制造業。
我這么說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裝備制造業是陜西處在工業化中期最主要的形態,而能源化工,則是工業化的前一個階段。去年國家宣布我們處在工業化的中期階段,而陜西恰好和國家是同步的,工業化中期最主要的形態是裝備制造業,我們觀察陜西工業的重中之重,是裝備制造業,如果制造業不斷地增長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事情。它反映了我們的主導經濟是往高端領域發展。第二個因素是,考慮到這幾年陜西的裝備制造業是一個下滑的趨勢,這使得近幾年陜西工業綜合實力下降,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但是現在它又提上來了,這是個好事情。
強化和升級是關鍵
城經報:調結構如何取得進一步的進展?
單元莊:對于調結構,我的理解是,不能一概而論。首先,調結構對不同的地區具體任務是不同的,就全國來講,東部和西部地區是不一樣的,東部現在確實到了結構調整的階段,而西部,現在的重要任務依舊是工業化。整體上來講,西部不是調結構的問題,是進一步強化工業化,是強化和升級的問題。西部現在的產業等級層次太低,要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加大技術含量使產業本身的綜合實力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西安和東部有很多相近之處,西安的有些產業結構甚至領先東部地區,這些與西安原有的結構有直接的關系,它原來的文化教育、科研和高端制造產業基礎相對來說在全國都處于領先地位。從整體來講在西部地區它是龍頭,要向西部提供更多的高技術資源。所以西安的結構確實需要進行適度的調整,就是由原來一般性的傳統工業逐步加大技術含量,向戰略性信息產業這個方向發展,而把原有的一些加工業向二三線城市和關中其他城市發展。而陜南地區首要的任務則是要趕緊把現代工業培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