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51.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主要依據是( )。
A.城市總體規劃
B.城市分區規劃
C.城市發展計劃
D.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
52.跨行政區域的城鎮體系規劃,應由( )組織編制。
A.有關地區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
B.有關地區共同組織一個領導小組
C.有關地區人民政府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共同組織一個指導小組
D.有關地區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
53.對于居住區綠地率,新區建設需達到( ),舊區改造( )。
A.35%;30%
B.不應低于35%;不宜低于30 %
C.30%;25%
D.不應低于30%;不宜低于25%
54.城市市區公共汽車與電車主要線路的長度以( )為宜;快速軌道交通的線路長度不宜大于( )的行程。
A.6~8km;20min
B.7~9km;30min
C.8~12km;40min
D.9~15km;50min
55.對城市進行分類排隊,( )分為四類:第一類,重工業城市;第二類,工業比重較大的改建城市;第三類,工業比重大的舊城市;第四類,除上述城市外的一般城市。
A.按工業建設比重
B.按性質與工業建設比重
C.按面積大小
D.按人口比重
56.1954年6月,建工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城市建設會議,會議著重研究了( )。
A.城市建設的方針、任務、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
B.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
C、城市建設的具體目標
D.當前城市建設的障礙及問題和解決方案
57.城市規劃區內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城市( ),服從規劃管理。
A.整體要求
B.管理
C.規劃
D.建設要求
58.《城市規劃法》的配套法規《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審批辦法》中,城鎮體系是指一定區域范圍內在經濟、社會和空間發展上具有有機聯系的( )。
A.市鎮群體
B.城鎮群體
C.城鄉群體
D.小經濟群體
59.城市防洪工程的總體設計,必須在城市總體規劃和( )的基礎上,根據洪水特性及影響,結合城 市自然地理條件、社會經濟狀況和城市發展的需要而確定。
A.用地規劃
B.流域防洪規劃
C.河道規劃
D.土地規劃
60.20世紀90年代的城市規劃立法,以《城市規劃法》為核心,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特點,主要表現 為( )。
①加強城市規劃實施管理;②健全規劃管理體制;③加強和充實城市規劃實施監督檢查管理;④加強城市規劃編制的科學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