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城市規劃輔導:城市規劃師道路設計知識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二、城市道路斷面規劃設計 
(一)掌握城市道路橫斷面規劃設計 
城市道路橫斷面規劃寬度稱為路幅寬度,即規劃的道路用地總寬度。由車行道、人行道、分隔帶和綠地等部分組成。 
1.機動車道設計 
(1)車道寬度 
寬度取決于通行車輛的車身寬度和車輛行駛十橫向的必要安全距離,即車輛在行駛時擺動、偏移的寬度,以及車身、與相鄰車道或人行道邊緣必要的安全間隙,通車速度、路面質量、駕駛技術、交通秩序有關。可取為1.0~1.4m。 
—般城市主干路小型車車道寬度選用2.5m;大型車道或混合行駛車道選用3.75m;支路車道最窄不宜小于3m,公演路邊停靠車輛的車道寬度為2.5~3.0m。 
(2)一條車道的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一條車道的小汽車理論通行能力為每車道1800輛/h。靠近中線的車道,通行能力最大,右側同向車道通行能力將依次有所折減,最右側車道的通行能力最小。假定最靠中線的一條車道的通行能力為1,則同側右方向第二條車道通行能力的折減系數約為0.80~0.89,第三條車道的折減系數約為0.65~0.78,第四條約為0.50—0.65。 
(3)機動車車行道寬度的確定 
機動車車行道的寬度是各機動車道寬度的總和。通常以規劃確定的單向高峰小時交通量除以—條車道的通行能力。以確定單向所需機動車車道數,乘以2,再乘以—條車道的寬度,即得到機動車車行道的寬度。
注意的問題: 
1)車道寬度的相互調劑與相互搭配:對于雙車道多用7.5—8.0m;4車道用13—15m;6車道用19~22m。
2)道路兩個方向的車道數一般不宜超過4—6條,過多會引起行車紊亂,行人過路不便和駕駛人員操作。 
3)技術規范規定兩塊板道路的單向機動車車道數不得少于2條,四塊板道路的單向機動車車道數至少為2條。一般行駛公交車輛的一塊板次干路,其單向行車道的最小寬度應能停靠一輛公共汽車,通行一輛大型汽車,再考慮適當自行車道寬度即可。 
2.非機動車道設計 
(1)自行車道寬度的確定 
1條自行車帶的寬度為1.5m,兩條自行車帶寬度為2.5m,3條自行車帶的寬度為3.5m,每增加—條車道寬度增加lm;兩輛白行車與1輛公共汽車或無軌電車的停站寬度為5.5m。非機動車道要考慮最寬的車輛有超車的條件。考慮將來可能改為行駛機動車輛,則以6.0~7.0m更妥。 
(2)自行車道的通行能力 
路面標線劃分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時,—條白行車帶的通行能力,規范推薦值為800~1000輛/h。 
(3)非機動車道在橫斷面上的布置 
—般沿道路兩側對稱布置在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之間,為保證非機動車的安全及提高機動車車速,與機動車道之間劃線或設分隔帶分隔。 
3.人行道設計 
人行道的主要功能是為滿足步行交通的需要,同時也用來布置道路附屬設施(如桿管線、郵筒、清潔箱與交通標志等)和綠化,有時還作為拓寬車行道的備用地。 
(1)人行道寬度的確定方法 
1個步行帶的寬度,一般需要0.75m,在火車站和大型商店附近及全市十道上則需要0.9m。通過能力一般為800~1000人/h;城市主干道上,單側人行道步行帶條數,一般不宜少于6條,次干道不宜少于4條,住宅區不宜少于2條。 
人行道寬度要考慮埋設電力線、電信線以及上水管3種基本管線所需要的最小寬度(4.5m),加上綠化和路燈等最小占地(1.5m),共需要6.0m左右。 
(2)人行道的布置 
人行道通常在車行道兩側對稱并等寬布置。在受到地形限制或有其他特殊情況時,不一定要對稱等寬,可按其具體情況做靈活處理。人行道一般高㈩車行道10~20cm,一般采用直線式橫坡,向緣石方向傾斜。橫坡坡度一般在0.3%一3%范圍內選擇。 
4.掌握道路綠化設計 
寬度大于40m的濱河路或主干路上,當交通條件許可時,可考慮沿道路兩側或一側成行地種樹,布置成有一定寬度的林蔭道(最小寬度為8m,多采用8—15m)。 
行道樹樹種的選擇原則是:樹干挺直、樹形美觀、夏日遮陽、耐修剪,抗病蟲害、風災及有害氣體等。 
(1)行道樹的占地寬度 
行道樹的最小布置寬度應以保證樹種生長的需要為準,一般為1.5m。道路分隔帶兼作公共車輛停靠站臺或供行人過路臨時駐足之用時,最好寬2m以上。綠化帶的最大寬度取決于可利用的路幅寬度,除為了保留備用地外,一般綠化寬度宜為紅線寬度的15%~30%,路幅窄的取低限,寬的取高限。人行道綠化有樹穴、綠帶兩種形式,綠帶一般每側1.5~4.5m,長度以50~l00m為宜,樹穴一般1.25X1.25m。 
(2)行道樹的高度 
道路的中央分隔帶或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隔帶上布置綠化,應注意樹木高度不得影響駕駛員的視線,高度一般在1m以下。人行道上的行道樹分枝點高度應為3.5m以上,高度不限。但要注意不影響道路照明。 
5.城市道路橫斷面形式的選擇與組合 
(1)形式 
一塊板:多用于“鐘擺式”交通路段及生活性道路; 
兩塊板:適用于機動車輛多,夜間交通量多,車速要求高,非機動車類型較單純,且數量不多的聯系遠郊區間交通的入城干道; 
三塊板:適用于機動車輛大,車速要求高,非機動車多,道路紅線較寬的交通干道; 
四塊板:比較少見,占地較大。 
(2)城市道路橫斷面的選擇與組合基本原則 
城市道路橫斷面的選擇與組合主要取決于道路的性質,等級和功能要求,同時還要綜合考慮環境和工程設施的等方面的要求。 
(二)了解道路縱斷面設計的要求 
l設計要求 
(1)線型平順。設計坡度平緩,坡段較長,起伏不宜頻繁,在轉坡處以較大半徑的豎曲線銜接。 
(2)路基穩定、土方基本平衡。 
(3)盡可能與相交的道路、廣場和沿路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順的銜接。 
(4)道路及兩側街坊的排水良好。道路路緣石頂面應低于街坊地面標高及道路兩側建筑物的地坪標高。 
(5)考慮沿線各種控制點的標高和坡度的要求。包括如相交道路的中心線標高,重要地—廠建筑物的標高,與鐵路交叉點的標高,河岸坡度和河流最高水位、橋涵立交的標高等。 
2.設計 
(1)最大縱坡考慮因素通行的各種車輛的動力性能、道路等級、自然條件。 
在混行的道路上,應以非機動車的爬坡能力確定道路的最大縱坡。自行車道路的最大縱坡以2.5%為宜。 
等級高的道路設計車速高,需要盡量采用平緩的縱坡。最大縱坡建議值:快速交通干道設計車速為40一60km/h,最大縱坡為3%一4%;主要及一般交通干道設計車速為40~60km/h,最大縱坡為3%~4%;區干道設計車速為30—40km/h,最大縱坡為4%一6%;支路設計車速為20~25km/h,最大縱坡為7%一8%。 
對于平原城市,機動車道路的最大縱坡宜控制在5%以下。 
(2)最小縱坡 
最小縱坡度與雨量大小、路面種類有關。路面越粗糙,最小縱坡越大,反之則可小些。如水泥混凝土路面、黑色路面、碎石路面等道路最↑(3)坡道長度限制 
道路坡道的長度與道路的等級要求和車輛的爬坡能力有關,不宜太長,但也不宜太一般最小長度也應不小于相鄰豎曲線切線長度之和。 
3.豎曲線 
為使路線平順,行車平穩,必須在路線豎向轉坡點處設置平滑的豎曲線將相鄰直線坡段銜接起來。因縱斷面上轉折坡點處是凹形或凸形不同而分為凹形曲線與凸形曲線。縱坡轉折處是否設置凸曲線,取決于轉坡角大小尺寸與要求視距的長度之間的關系。 
一般規定:當主要及一般交通干道兩相鄰縱坡代數差ω>0.5%,區干道的(ω>1.0%,其他道路的ω>1. 5%時,需設置凸形豎曲線。對凹形轉折處,當主要交通干道兩相鄰縱坡代數差ω>0.5%,交通干道的ω>0.7%,其他道路的~>1.0%時,則需要設置凹形曲線。 
城市道路設計時一般希望平曲線與豎曲線分開設置。如果確實需要重合設置↑4.城市道路排水 
形式:明式、暗式、混合式。 
雨水管網布置原則:利用地形,分區就近排入水體,沿排水區低處布置,合理選擇與布置出水口。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