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苑碧華里小區是天津市政府為推動城市住宅規劃、設計、建設整體水平的提高,而確定建設的第一個跨世紀全國小康型住宅示范小區。位于華苑居住區的中心部位,東南部和西南部分別是獲全國安居住宅試點小區金獎的安華里小區和居華里小區。碧華里小區占地約17公頃,其中居住用地約14公頃,其它用地3公頃。基地形態猶如馬蹄形,東西寬約300米,南北長約530米。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規劃設計思想,體現超前意識、效益意識和環境意識。即注重遠期發展的需要,以達到21世紀初葉居住水平的、文明的、小康型住宅示范小區。考慮目前的經濟條件和開發單位的經濟實力,注意布局的緊湊合理性,將有限的土地用足用好,合理提高出房率,盡量降低成本造價,面向廣大工薪階層服務。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與互動,推動了社區化的完善。
二、規劃特點
首先在綠地空間布局上打破常規的小區——組團——院落層次的格局,在淡化組團、強化鄰里方面作了嘗試,強調院落空間布局的多樣化,提供鄰里交往的活動場所。其次是在空間序列組織上強化了入口空間的處理,突出了中心綠地組織,保證了住宅室外空間的延續,使小區空間組織完整、層次清晰,形成了一個由入口到中心公園漸強,由中心公園到各住宅單元漸弱的完整空間序列,無論沿著哪一條路線行走,都能看到一連串系統的連續景觀,給人以完整的小區印象。再就是從小區公建配置方面考慮,按經營性、公益性、管理性、市政環保性不同類別配置,保證了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完整性。最后是小區規劃考慮了科學、可行的安全防衛、防噪音措施,為統一的物業管理創造了條件。同時做到規劃與單體設計|考試|大|的密切結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碧華里小區規劃總用地面積17.06公頃,其中:城市道路用地2.31公頃,市電話局用地0.77公頃,小區居住用地13.98公頃。規劃總建筑面積16.75萬平方米,其中:非小區配套公建面積0.9萬平方米,小區內總建筑面積15.58萬平方米(包括住宅14.09萬平方米,配套公建1.76萬平方米)。住宅平均層數5.7層,可居住1657戶,5302人,容積率1.1,建筑密度21%,綠地率38%。
在實施過程中,因考慮到出房率問題,高層建筑的層數有所增加。實施后居住小區用地內總建筑面積19.42萬平方米(包括住宅17.12萬平方米,配套公建2.3萬平方米),住宅平均層數7.3層,1433戶,4586人,容積率1.59,建筑密度24%,綠地率38%。
四、實施效果
碧華里小區于1999年初實施完工,并于當年5月正式通過國家建設部驗收,規劃設計在驗收評比中獲國家小康住宅示范小區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