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城市規劃輔導之城市總體布局的基本要素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1)城市用地功能組織的基本單元
    城市功能的組織是通過不同使用性質的城市用地組織來實現的。就城市用地功能組織而言,城市用地按其性質分為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對外交通用地、道路廣場用地、市政公共設施用地、綠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十大類基本用地。其中居住用地、工業用地、道路廣場用地和綠地等用地是最重要的內容,它們構成了城市用地功能組織的基本單元。
    長期的社會實踐證明,城市的糕本用地構成和主要用地指標存在著科學的比例關系。就傳統的一般城市而言,城市單項用地占城市建設用地的比例,居住用地為20%~32%,工業用地為15%~25%,道路廣場用地為8%~15%,綠地為8%~15%。規劃人均單項城市建設用地指標為:居住用地18~28平方米/人,工業用地l0~25平方米/人,道路廣場用地7~15平方米/人,綠地不低于9平方米/人,其中公共綠地為7平方米/人。隨著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城市職能的拓展,城市各類用地結構的比例關系也將不斷變化,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公共綠地的比例呈逐步增加趨勢,而工業用地、倉儲用地的比例呈下降趨勢。
    (2)城市空間形態協調的基本因素
    城市的布局形態既是城市職能的反映,也是國家宏觀土地政策的具體體現。城市用地||功能組織的科學合理是城市布局形態協調的基本前提。但城市布局空間形態的構成并不僅僅和城市用地功能相關,它還和城市的自然條件、生態環境、周邊地區的鄉村發展狀況、區域交通條件以及其他特殊構成因素相關。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極大地促進了,城市用地功能的調整和城市布局結構的優化。當前,我們要抓住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大好時機,及時調整城市用地功能組織,完善城市布局結構,促進城市職能的全面發展。
    城市布局空間形態與城市的安全保障和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要充分考慮城市發展對外部自然生態環境的依存和對內部空間環境的需求,同時要考慮各類自然災害和人口的高度聚居對城市安全的影響。如在確定城市的布局結構時,濱水城市要充分考慮防洪、防潮等問題,山地城市要考慮不良地質(如滑坡、泥石流等)的影響,一般城市要考慮風向、工程地質等狀況,使城市的用地組織與自然條件相協調,不致出現在城市的上風上游地段布置污染環境的建設項目,而造成對整個城市的污染和其他不良影響。
    要科學地組織城市的各類用地,嚴格把握不同功能用地的相互影響與彼此制約。城市的工業用地、居住用地、道路交通用地與城市公共中心和公共綠地,既密切關聯,又彼此制約,是城市用地組織的關鍵。要處理好工業用地、居住用地和道路交通之間的關系。比如,使居住地既能相對地靠近工廠,方便上下班,又要防止工業對居住區的污染和干擾等。良好的城市空間形態,不僅要使城市的各項功能組織有效、運行良好,社會經濟效益顯著,而且要使城市中的居民生活在一個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都很便捷、舒適的環境之中。
    良好的城市空間形態還必須考慮城市總體布局藝術。要通過城市規劃師獨具匠心的藝術構思,將城市用地的地形地勢、河湖水系、名勝古跡、山體林木、有保留價值的建筑和歷史遺存精心地組織到城市總體布局中,運用城市設計理念與方法,構成獨||具特色的布局形態和城市景觀風貌。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