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之城市道路交叉口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城市道路交叉口
  1 城市道路交叉口,應根據相交道路的等級、分向流量、公共交通站點的設置、交叉口周圍用地的性質,確定交叉口的形式及其用地范圍。
  2 無信號燈和有信號燈管理的T字形和十字形平面交叉口的規劃通行能力,可按表 7.4.2的規定采用。
  平面交叉口的規劃通行能力(千輛/h) 表7.4.2
  相交道路等級 交 叉 口 形 式
  T 字 形 十 字 形
  無信號燈管理 有信號燈管理 無信號燈管理 有信號燈管理
  主干路與主干路 -- 3.3--3.7 -- 4.4--5.0
  主干路與次干路 -- 2.8--3.3 -- 3.5--4.4
  次干路與次干路 1.9--2.2 2.2--2.7 2.5--2.8 2.8--3.4
  次干路與支路 1.5--1.7 1.7--2.2 1.7--2.0 2.0--2.6
  支路與支路 0.8--10. -- 1.0--1.2 --
  注:1.表中相交道路的進口道車道條數:主干路為3-4條,次干路為2~3條,支路為2條; 2.通行能力按當量小汽車計算。
  3 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應與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協調。
  4 平面交叉口的進出口應設展寬段,并增加車道條數;每條車道寬度宜為3.5m,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進口道展寬段的寬度,應根據規劃的交通量和車輛在交叉口進口停車排隊的長度確定。在缺乏交通量的情況下,可采用下列規定,預留展寬段的用地。
  (1)當路段單向三車道時,進口道至少四車道;
  (2)當路段單向兩車道或雙向三車道時,進口道至少三車道;
  (3)當路段單向一車道時,進口道至少兩車道。
  2 展寬段的長度,在交叉口進口道外側自緣石半徑的端點向后展寬50—80m;
  3 出口道展寬段的寬度,根據交通量和公共交通設站的需要確定,或與進口道展寬段的寬度相同;其展寬的長度在交叉口出口道外側自緣石半徑的端點向前延伸30~60m。當出口道車道條數達3條時,可不展寬;
  4 經展寬的交叉口應設置交通標志、標線和交通島。
  5 當城市道路網中整條道路實行聯動的信號燈管理時,其間不應夾設環形交叉口。
  6 中、小城市的干路與干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可采用環形交叉口。
  7 平面環形交叉口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相交于環形交叉口的兩相鄰道路之間的交織段長度,其上行駛貨運拖掛車和鉸接式機動車的交織段長度不應小于30m;只行駛非機動車的交織段長度不應小于15m;
  2 環形交叉口的中心島直徑小于60m時,環道的外側緣石不應做成與中心島相同的同心圓;
  3 在交通繁忙的環形交叉口的中心島,不宜建造小公園。中心島的綠化不得遮擋交通的視線;
  4 環形交叉口進出口道路中間應設置交通導向島,并延伸到道路中央分隔帶。
  8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的環形交叉口,環道總寬度宜為18—20m,中心島直徑宜取30~50m,其規劃通行能力宜按表7.4.8的規定采用。
  環形交叉口的規劃通行能力 表7.4.8
  機動車的通行能力(千輛/h) 2.6 2.3 2.0 1.6 1.2 0.8 0.4 
  同時通過的自行車數(千輛/h) 1 4 7 11 15 18 21 
  注:機動車換算成當量小||汽車數,非機動車換算成當量自行車數。換算系數應符合本規范附錄A的規定。
  9 規劃交通量超過2700輛/h當量小汽車數的交叉口不宜采用環形交叉口。環形交叉口上的任一交織段上,規劃的交通量超過1500輛/h當量小汽車數時,應改建交叉口。
  10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規劃用地面積宜符合表7.4.10的規定:
  平面交叉口規劃用地面積(萬平方米) 表7.4.10
  城市人口(萬人)
  相交道路等級 T字形交叉口 十字形交叉口 環形交叉口
  >200 50--200 <50 >200 50--200 <50 中心島直徑 (m) 環道寬度 (m) 用地面積
  (萬平方米)
  主干路與主干路 0.60 0.50 0.45 0.80 0.65 0.60 -- -- --
  主干路與次干路 0.50 0.40 0.35 0.65 0.55 0.50 40--60 20--40 1.0--1.5
  次干路與次干路 0.40 0.30 0.25 0.55 0.45 0.40 30--50 16--20 0.8--1.2
  次干路與支路 0.33 0.27 0.22 0.45 0.35 0.30 30--40 14--18 0.6--0.9
  支路與支路 0.20 0.16 0.12 0.27 0.22 0.17 25--35 12--15 0.5--0.7
  11 在原有道路網改造規劃中,當交叉口的交通量達到其最通行能力的80%時,應首先改善道路網,調低其交通量,然后在該處設置立體交叉口。
  12 城市中建造的道路立體交叉口,應與相鄰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車速相協調。
  13 在城市立體交叉口和跨河橋梁的坡道兩端,以及隧道進出口外30m的范圍內,不宜設置平面交叉口和非港灣式公共交通??空尽?
  14 城市道路立體交叉口形式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整個道路網中,立體交叉口的形式應力求統一,其結構形式應簡單,占地面積少;
  2 交通主流方向應走捷徑,少爬坡和少繞行;非機動車應行駛在地面層上或路塹內;
  3 當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分開行駛時,不同的交通層面應相互套疊組合在一起,減少立體交叉口的層數和用地。
  15 各種形式立體交叉口的用地面積和規劃通行能力宜符合表7.4.15的規定:
  立體交叉口規劃用地面積和通行能力 表7.4.15
  立體交叉口層數 立體交叉口中匝道
  的基本形式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 交通有無沖突點 用地面積
  (萬平方米) 通行能力(千輛/h)
  當量小汽車 當量自行車
  二 菱 形 有 2.0--2.5 7--9 10--13
  苜蓿葉形 有 6.5--12.0 6--13 16--20
  環 形 有 3.0--4.5 7--9 15--20
  無 2.5--3.0 3--4 12--15
  三 十字路口形 有 4.0--5.0 11--14 13-16
  環 形 有 5.0--5.5 11--14 13--14
  無 4.5--5.5 8--10 13--15
  苜蓿葉形與環形① 無 7.0--12.0 11--13 13--15
  環形與苜蓿葉形② 無 5.0--6.0 11--14 20--30
  四 環 形 無 6.0--8.0 11--14 13--15
 ?、偃龑恿Ⅲw交叉口中的苜蓿葉形為機動車匝道,環形為非機動車匝道;
  ②三層立體交叉口中的環形為機動車匝道,苜蓿葉形為非機動車匝道。
  16 當道路與鐵路平面交叉時,應將道路的上下行交通分開;道口的鋪面寬度應與路段鋪面(包括車行道、人行道,不包括綠帶)等寬。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