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期建設規劃的基本任務
提出近期內實施城市總體規劃的發展目標和建設時序,確定城市近期發展方向,規模和空間布局,配置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提出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城市防災等措施,制定適應市場機制的近期規劃的實施政策.
2)主要內容
(A)近期建設規劃的期限一般為五年,原則上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年限一致.其中本輪近期建設規劃期限到2005年.
(B)編制近期建設規劃前,應當對城市總體規劃和上一輪近期建設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總結,論證近期內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條件,確定城市近期發展目標.
(C)確定重點發展的城鎮;確定近期資源開發和保護生態環境,歷史文化遺產的對策和措施;確定近期內區域性重基礎設施的布局和建設時序.
(D)提出近期內城市人口及建設用地發展規模,調整和優化用地結構,確定城市建設用地的發展方向,空間布局和功能分區:
a,提出近期城市重點發展區域及開發時序,確定主城區和各組團的發展規模;
b,確定近期新增建設用地和利用存量土地的數量,新增建設用地占用土地情況,相應的用地空間分布的范圍和面積,列出用地平衡表;
c,提出近期內城市和各功能分區用地結構調整重點,將城市用地結構調整與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結合起來,合理安排各類城市建設用地;
d,綜合部署近期建設規劃確定的各類項目用地,重點安排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經濟適用房,危舊房改造等公益性用地.
(E)提出重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安排
a,確定近期內將形成的對外交通系統布局以及將開工建設的車站,鐵路樞紐,港口,機場等主要交通設施的規模,位置;
b,確定近期內將形成的城市道路交通綜合網絡以及將開工建設的城市主,次干道的走向,斷面,主要交叉口形式,主要廣場,停車場的位置,容量;
c,綜合協調并確定近期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電,通訊,燃氣,供熱,消防,環衛等設施的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確定將開工建設的重要設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圍;
d,確定近期將建設的公益性文化,教育,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等.
(F)提出近期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標,園林綠地系統的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
(G)提出近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自然遺產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防災減災等方面的規劃目標以及相應的實施措施.
(H)提出近期城鄉結合部綜合整治目標,研究制定加強城鄉結合部規劃建設和土地管理的具體政策措施;
(I)結合本地區資源,環境和財力的實際,進行綜合技術經濟論證,提出規劃實施步驟,措施和方法的建議.
3)近期建設規劃必須具備的強制性內容
(A)確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和發展規模.
(B)依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和發展規模,確定城市近期發展區域.對規劃年限內的城市建設用地總量,空間分布和實施時序等進行具體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導城市發展的規定.
(C)根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提出對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相應的保護措施.
4)近期建設規劃必須具備的指導性內容
(A)根據城市建設近期重點,提出機場,鐵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對外交通設施,城市主干道,軌道交通,型停車場等城市交通設施,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變電站,垃圾處理廠以及相應的管網等市政公用設施的選址,規模和實施時序的意見.
(B)根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提出文化,教育,體育等重要公共服務設施的選址和實施時序.
(C)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綠化,城市廣場等的治理和建設意見.
(D)提出近期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