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從工業產值分析
2. 人口預測
人口規模是城市用地規模確定的主要依據,也是城市設施投入的主要依據,人口規模預測應綜合多種方法來降低預測誤差。
1) 勞動力彈性系數法
參考其它文獻
2) 發展速度推斷
根據10年以上的數據,推斷年均增長率,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如新區開發、學新建、型企事業單位搬遷等,結合人事部門和公安部門提供的機械人口年均變動率,推算各個規劃期的人口規模。
3) 綜合增長率法
P=P0(1+X)n(1+Q), 式中,P為測算期末中心城區人口;P0為現狀中心區人口;X為中心區人口年均增長率;n為測算年數;Q暫住人口測算系數。本文網
4) 農業人口比例法
P= P0(1+X)n /K,式中,P為測算期末中心城區人口,P0為現狀中心區非農業人口;X為中心區非農業人口年均增長率;n為測算年數;K為非農業人口占中心城區總人口的比重。
5) 彈性系數法
按現狀、規劃中期、規劃遠期中心城區人口占市域城鎮人口和市域總人口的比重之間的相互校核來確定。主要目的是平衡中心城區與市域人口比例,結合城市劃率來預測規劃期末的城市人口。
6) 就業崗位測算法
按中心城區每萬元生產總值需提供的就業崗位和帶眷系數計算,通過就業崗位數與國民生產總值的關聯度推算規劃期末的關聯數值。
第一產業比重較高的中小城市運用綜合增長率法和農業分口比例法;
第二產業比重高的中小城市運用就業崗位預測法;
第三產業比重高的中小城市運用發展速度和彈性系數法。
3. 城鎮化水平預測
城鎮化水平的預測除了關于現狀、成因、發展動力和主要政策的系統分析外,還要增加定量分析方法。
1)增長速度法推算
Y=(1+M)n, 式中,Y為城鎮化水平;M為年均增長率;n為規劃周期。
2)按回歸方程計算
通過分析城市人均GDP與城鎮化水平之間的回歸方程關系,確定:
Y=alogX-b, 式中,Y為城鎮化水平;M為人均GDP;a,b為系數。
3)按剩余農業勞動力轉移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