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第1條城市功能布局發展指引
從自然環境、文化內涵、城市格局和生活方式四個方面,樹立景寧獨特的認知坐標體系。確定景寧未來城市發展的產業主要為旅游業、山區農副產品和資源型加工工業。
1.旅游業
中心城市為一級旅游接待中心,在外舍新區布局RBD(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旅游休閑商務區,由特色購物步行街、惠明茶博物館、特色餐飲步行街、星級酒店與青年旅舍等各種住宿接待設施、畬鄉風情體驗區、游船碼頭及水上樂園、風情展示區等旅游接待設施用地組成。
2.休閑創意產業
以包容、開放、自由、活力的特色,突出民族文化、山水文化、歷史文化、休閑文化、市井民俗文化、藝術創新文化等特點,中遠期依山臨河、或老區或新城,適時發展創意產業——包括采風寫生基地、影視攝影基地、藝術家工作室、背包旅人驛站等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內涵和休閑創意經濟兩方面的內容。
3.山珍生產貿易業
農產品產業帶——中心城市周邊山體建設高、中、低山三個類型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以茶、竹、藥為重點,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優勢農產品產業帶。
農產品品牌建設——推動“名茶之鄉”、“厚樸之鄉”、“浙南竹園”等區域品牌建設,實施惠明茶原產地保護,打響惠明茶、香菇、黑木耳、厚樸、高山蔬菜、蜜梨等農產品品牌。
農副產品貿易——建設農產品交易市場和商貿物流集散市場,發展特色山珍農副產品商貿物流業。
4.王金垟復合產業區
以旅游為導向發展旅游業與農業結合的參與性與體驗性農業等,發展旅游業與特色加工業結合的竹木制品、中藥材、綠色食品等示范性、體驗參與性制作業。通過旅游業對第三產業的促動和旅游發展與科技產業園建設的結合,推動綜合服務業發展。
5.加工工業布局
加工工業布局采取澄照集中發展和縣外拓展相結合的方式。其中確定中心城市西南部澄照集中布局相對獨立的工業區塊,利用與中心城市有山體屏障保護的特點,重點發展泵閥精加工企業,建設泵閥、不銹鋼棒等金屬制品制造集聚功能區。
第2條城市用地發展方向與時序
規劃確定城市用地發展方向為“近期南北順延”,“遠期向北向西跨越”。即中心城市利用現有設施逐步完善,依山、傍水、沿路適度向北和向南部延伸,中遠期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為北部外舍片區,同時向西澄照區塊發展。
第3條城市空間形態與結構
規劃確定城市總體形態為“一條藍帶,一個綠心,山水烘托,兩翼發展”。
“一條藍帶”:由鶴溪和小溪組成的環繞城市的水系格局。
“一個綠心”:城市擁山而建形成的山體綠心。
“山水烘托”:在山與水烘托的虛實空間內城市空間有機增長。
“兩翼發展”:受地形限制城市空間主要向南北兩翼拓展。
城市空間的總體布局為“雙軸五區、一主兩副”的帶狀組團結構。
1.雙軸
沿鶴溪及小溪的生態景觀軸:規劃將沿鶴溪—小溪生態景觀軸建設景觀、休閑、娛樂設施,同時組織濱水活動帶以及生態視覺通廊。
沿人民路的城市發展軸:規劃結合城市功能設施布局,將城市的行政、文化、商貿、居住、公園等設施通過人民路城市發展軸聯系起來。
2.五區
外舍旅游服務功能區:主要發展綜合旅游服務區,包括旅游商業區、文化創意區,同時配置一定的城市居住用地和服務設施,形成綜合性、開放型城市新區。
城中綜合生活服務功能區:以行政辦公、商貿、居住為主導功能,以游憩、文化、娛樂為輔助功能,向北延伸人民路商業帶,適度開發東部低丘緩坡用地,依托現狀基礎設施配套完備優勢,發展以服務全縣居民為主的綜合生活功能區。
城南綜合服務功能區:以文化、體育、游憩、居住為主導功能,以商貿、辦公為輔助功能,依托人民路軸線,新建文體公建項目,包括畬族文化中心、博物館、文化公園以及縣游泳館等,同時對老城眾街特色街區做好保護與開發,結合畬鄉風情,發展以移民安置、畬族聚集村落和旅游景點相結合的綜合風情區。
王金垟復合產業區:以一二三產業復合發展為基礎,以旅游為導向結合發展參與體驗性農業,發展示范性、體驗參與性特色加工制作業,發展休閑居住性科技產業園。
澄照工業功能區:以機械加工制造工業為主導功能,重點發展泵閥精加工企業,建設泵閥、不銹鋼棒等金屬制品制造集聚功能區。
3.一主
城中綜合生活服務中心:位于城中綜合生活服務功能區內,主要借助現有公共服務設施較完善的優勢進行發展,是一個功能較為綜合的為全縣提供服務為主的中心。
4.兩副
外舍旅游服務中心(RBD):位于外舍旅游服務功能區內,主要建設展覽館、文化館、星級賓館、特色商業街等旅游服務設施,作為城市的旅游接待窗口。
城南文體服務中心:位于老城區南面,由畬族文化中心、縣游泳館和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等用地集聚而形成的副中心。
第4條城市遠景發展
城市遠景發展框架將仍維持遠期的“雙軸五區、一主兩副”帶狀組團結構,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選擇的用地拓展。遠景增加的建設用地面積為70.15公頃,主要布局在以下三個功能區內。
外舍旅游服務功能區:遠景重點拓展外舍片區北面地塊,形成綜合功能區,包括居住、商業、行政、文體、市政等功能用地,進一步強化外舍旅游服務中心(RBD)以及人民路城市發展軸。遠景增加的用地面積為44.62公頃。
王金垟復合產業區:遠景主要利用王金垟坳的低丘緩坡作為居住用地,結合山體地形建設特色畬族民居,將其中東南角的緩坡作為養生園用地。遠景增加用地面積為14.21公頃。
城南綜合服務功能區:遠景開發城南鶴溪西岸依山臨水的低丘緩坡作為居住用地,面積為11.32公頃。
第5條城市用地增長邊界
本輪規劃確定的城市用地增長邊界的空間范圍包括兩個部分,即為主城區和澄照區,具體范圍詳見郊區規劃圖。
城市用地增長邊界空間范圍內的總用地規模為9.66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為8.30平方公里,占總用地的85.92%;非建設用地為1.36平方公里,占14.08%,非建設用地主要為水域和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