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3.1.1 城市經濟學的學科發展
城市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城市范圍內廠商和家庭的區位選擇的學科,主要從空間維度來探討經濟行為、城市問題和公共政策。來
主流經濟學派支持宏觀經濟政策。他們認為政府有能力運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穩定短期經濟,促進經濟長期發展。主流經濟學派在城市經濟學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各種政策成本和收益的探討,比如針對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公共住房政策的研究。
(2)保守經濟學派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派
相對于主流經濟學派而言,保守經濟學派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派在城市經濟學領域內的影響相對有限。考試就到
保守經濟學派最著名的兩位代表人物是哈耶克(Friedrieh A.Hay&)和弗里德曼(MiltonFrie&~mn),兩者先后于1974年和197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保守經濟學派強調市場參與者的選擇自由和市場的自發協調,反對政府干預(哪怕這種干預具有良好的出發點),認為其通常將導致壟斷,同時影響市場參與者的選擇自由。例如,反映在城市經濟學領域中,保守經濟學派認為,如果交易成本足夠小,且法律對所有權做出清晰界定,則負外部效應(例如污染)可以通過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私人協調和妥協來解決,而無需政府的介入,后者往往會導致其他問題的出現。但相對于主流經濟學派而言,保守經濟學派的這種觀點目前并未為多數國家的政府所采納。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派主要從宏觀經濟和分配機制角度研究城市住宅價格問題。在馬克思主義模型框架中,住宅和土地的價格不是消費者“自然選擇”的結果,也不是消費者“理性選擇”的結果,而是由于社會上各利益階層產出或成果分配的結果。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試圖通過研究城市土地和住宅價格,找出解決社會中資本家階層、產業工人和地主之間產㈩或成果分配矛盾的途徑。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運用于城市經濟和城市房地產市場研究的優勢在于可以從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因素來探討問題,其不足之處在于模型中的一些基本假設,如零和游戲(ZeroSumGames)在現實中并不能成立,容易導致分析結論的失真。
3.2 房地產經濟學的發展歷程考試就到
相比于城市經濟學,房地產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更為集中,利用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房地產市場中各參與主體的動機(incentive)、行為(behavior)和行為所導致的市場結果(marketoutcome)。這些參與主體包括房地產空間和房地產資產的需求者、供給者和提供服務者,也包括通過各種途徑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干預的政府部門。
3.2.1 基本假設的演變
第2章2.1節中討論了房地產和房地產市場的若干特殊性質。正是對這些特殊性質的認識、分析和處理,構成了房地產經濟學的主要內容。從房地產經濟學研究所依據的基本假設看,其發展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強調房地產的位置固定性、耐久性、政策敏感性等方面特點的同時,仍然保留無摩擦完全競爭市場的假設。這一階段的研究成果極地擴展了人們對于城市空間結構、住房供給和需求的決定因素、住房價格度量等問題的理解,并在20世紀80年代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