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城鎮化的總體歷程
(1)城鎮化啟動階段(1949-1957年)
(2)城鎮化的波動發展階段(1958-1965年)
(3)城鎮化的停滯階段(1966-1978年)
(4)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1979年以后)
2、中國城鎮化的典型模式
所謂城鎮化的模式是指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在特定階段、特定環境背景中城鎮化基本特征的模式化歸納、總結。
(1)計劃經濟體制下以國營企業為主導的城鎮化模式
(2)商品短缺時期以鄉鎮集體經濟為主導的城鎮化模式
(3)市場經濟早期以分散家庭工業為主導的城鎮化模式采集者退散
(4)以外資及混合型經濟為主導的城鎮化模式
3、中國城鎮化的現狀、特征與趨勢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呈現基本特征:
(1)城鎮化過程經歷了大起大落階段以后,已經進入了持續、加速和健康發展階段
(2)城鎮化發展的區域重點經歷了由西向東的轉移過程,總體上東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
(3)在各級城市普遍得到發展的同時,區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區發展加速,成為區域甚至國家經濟發展的中樞地區,成為接駁世界經濟和應對全球化挑戰的重要空間單元。
(4)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國際化。
在新的城鎮化機制作用下,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1)東部沿海地區城鎮化總體快于中西部內陸地區,但中西部地區將不斷加速。
(2)以大城市為主體的多元化的城鎮化道路將成為我國測繪能夠鎮化戰略的主要選擇。
(3)城市群、城市圈等將成為城鎮化的重要空間單元。采集者退散
(4)在沿海一些發達的特大城市,開始出現了社會居住分化、“郊區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