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的組成
1.1綠地
綠地系統是整個居住區景觀設計的重要部分。綠化設計已不是簡單的植樹種草,“披上綠化不見黃土”的低層次階段;而是在滿足人們視覺感官要求、改善空氣的同時,更貼近人的需要,結合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創造高品質的環境。居住區內的綠地系統主要通過點、線、面結合的方式來體現。點:居住區內宅間綠地;線:通過道路綠地來體現,它起到串聯整個居住區綠地的作用;面:由組團綠地、小區中心綠地、居住區中心綠地組成。綠地系統是一個小區的天然凈化系統,它創造了人與自然自由交流的景觀空間,是創造生態景觀的前提。
1.2道路場地
道路場地是整個居住區系統的構成框架,是居住區景觀設計不可缺少的基礎,它支撐著整個系統,不僅供人們行走,而且是人們鍛煉身體、交談融情的場所。其中道路系統還包括車行系統和步行系統兩種。居住區中,路若較寬,可中置綠蔭小品,增加景觀層次,以柔化道路界面。最寬處可衍化成小廣場,以促進鄰里交流;最窄處僅符合規范或僅做鋪裝變化,用于通行。
按鋪裝材質劃分居住區道路場地可分為混凝土路、瀝青路以及各種石材、仿石材鋪裝路等。居住區道路尤其是宅間路和路牙、路邊的塊石、休閑座椅、植物配置、燈具等,共同構成居住區最基本的景觀線。因此,在進行居住區道路設計時,有必要對道路的平曲線、豎曲線、寬窄、鋪裝材質、綠化裝飾等進行綜合考慮,以賦予道路美的形式。
1.3水景
居住區中的水景以其活躍性和穿透力成為景觀組織中最富有生氣的元素。由湖泊、噴泉、瀑布、小橋流水、荷塘、游泳池等諸多形態組成居住區中重要的景點。天然或人工的地形、地貌在水的作用下,形成了宜人的空間景觀,滿足了人們的親水情結。居住區中的水景不單是物質景觀,更成為住區中的文化景觀。
水景設計可以分為靜水和動水兩種手法,靜水多用于庭院,動水則多用于室外環境,二法并用達到了動靜結合的完美效果。動水表現時,可通過河道的寬窄和形態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緩流、靜水,形成動靜結合、錯落有致、自然與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輔以燈光、噴泉、綠化、欄桿等裝飾則可形成居住區內的標志景觀。
1.4小品、標識、照明系統
1.4.1小品。小品更多的具有精神上的作用,對控制環境秩序、強化景觀形象、增強可識別性都有重要的意義。精心設計的小品往往成為人們視覺的焦點和小區的標識。
雕塑小品可分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有石雕、鋼雕、銅雕、木雕、玻璃鋼雕等。雕塑設計要同居住區環境主題相協調,優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畫龍點睛、活躍空間氣氛的功效。園藝小品是構成綠化景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居住區園藝綠化中,園藝小品則更趨向多樣化。景墻、亭、花架、塊石、現代韻味的座椅,都可成為絕妙的配景。
1.4.2標識。標識系統在居住區布點中能給居民以關懷性的提示,同時不同的造型又給人以景觀視覺上的享受,在居住區景觀設計中不容忽視。標識系統的組成主要包括入口標志、平面導視圖、組團標志、減速標志、停車標志以及小區門牌等。
1.4.3照明。豐富細膩的照明系統使小區在暮色里融入溫馨暖人的氛圍,豐富其色彩構成,達到令人心曠神怡的效果。照明系統主要包括道路照明、宅前照明、花園照明、會所照明以及綠化照明等。
2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原則
2.1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
以人為本就是要讓園林綠化的主體舒適和愜意。很多小區實際上是以景為本,只重視景觀觀賞作用的雕塑、噴水池、西式柱廊矗立在公共綠地中,擠占面積,限制了實際綠地面積;有些樓盤把大面積草坪定為歐式景觀基調,人們很難進入草坪內休憩。因此,綠化空間設計首先應注意可進入性,成片的綠化可以利用耐踐踏的草種,使人可以在草地上坐躺,充分享受與自然的親近;同時在綠化設計中可以構成多層空間,利用草坪和矮灌木作為界面,暗示出空間的邊界,成組布置的灌木可以構成側面界面,使空間隨種植形式和疏密程度的不同而產生圍合感。其次,綠化面積和空間大小要有控制,尺度過大的綠化空間,不但實用性降低,居民的領域感也隨之減弱。人們更喜愛貼近宅前、屬于自己的園區,所以綠化中應以組團為中心,營造親切怡人的綠化空間。采集者退散
2.2體現地方特征
景觀設計應體現所在地域的自然環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創造出具有時代特點和地域特征的空間環境,避免盲目移植。如青島“碧水藍天白墻紅瓦”,體現了濱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風海韻”,則是一派南國風情;重慶“錯落有致”,是山地城市的特點;蘇州的“小橋流水”則是江南水鄉的韻致。同時居住區景觀還應充分利用區內的地形地貌特點,塑造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景觀空間。
2.3使用現代材料
材料的選用是居住區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應盡量使用當地較為常見的材料,體現當地的自然特色。①使用非標志成品材料;②使用復合材料;③使用特殊材料,如玻璃、熒光漆、PVC材料;④注意發揮材料的特性和本色;⑤重視色彩的表現。
2.4重視水景設計,實現動靜合一
居住區綠地規劃設計要重視水景的設計。水質和水形是水景設計的重點,因此,水景設計時,要綜合考慮水的補充、排泄、循環、凈化等一系列問題,真正實現“生態”目標。以瀑布、涌泉為基礎,創造水位高差,讓水體自然循環流動,產生動態水景觀。同時在不同的水體環境,布置各種不同的動植物,如水中的荷蓮、水邊的蘆葦和魚類等,讓人們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
3居住區景觀設計新趨勢
3.1強調環境景觀的共享性
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應使每套住房都獲得良好的景觀環境效果。首先要強調居住區環境資源的均勻和共享,在規劃時應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自然環境創造人工景觀,讓所有的住戶能均勻享受;其次要強化圍合功能強、形態各異、環境要素豐富、安全安靜的院落空間,達到歸屬領域良好效果的居家環境。
3.2強調環境景觀的文化性
崇尚歷史、崇尚文化是近年來居住區景觀設計的一大特點。開發商和設計師開始不再機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環境景觀,開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居住區的規劃和策劃,通過建筑與環境藝術來表現歷史文化的延續性。
3.3強調環境景觀的藝術性
“歐陸風格”影響到居住區的設計與建設時,曾盛行過歐陸風情式的環境景觀。如大面積的觀賞草坪、模紋花壇、規則對稱的路網、羅馬柱廊、歐式線腳、噴泉、歐式雕像等。現在,居住區環境景觀開始關注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提倡簡約明快的景觀設計風格。同時環境景觀更加關注居民生活的舒適性,不僅為人所賞,還為人所用,創造自然、舒適、親近、宜人的景觀空間。
4結語
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是一項較新的專業領域,它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與建筑設計、園藝設計等密不可分。在居住區環境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環境景觀的設計也愈受重視,其設計原則、理念、手法等,都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