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跨入21世紀,城市未來發展面臨的全球性經濟議題得到普遍關注,其中尤為突出的是可持續發展、知識經濟、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當代城市規劃必須適應形式的發展,從理論和實踐上不斷開拓、創新。
  『例題』21世紀城市所面臨的主要社會經濟條件是(     )。
  A.可持續發展
  B.知識經濟
  C.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
  D.互聯網
  答案:ABC  采集者退散
  1、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全面闡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核心是經濟、社會和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
  經濟與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強調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具有環境的可持續性,即最少的消耗不可再生資源和環境影響絕對不可危及生態體系的承載極限。
  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強調不同的國家、地區和社群能夠享受平等的發展機會。另外,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必須得到管理體系、法制體系、科技體系、教育體系和決策體系等五大體系的支撐。
  2、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發布《全球21世紀議程》:變革現行發展政策,改變貧窮國家和社區的生活水平;變革現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以達到最少限度的耗費自然資源以及最低限度的產生廢棄物;提出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綱領,強調了可持續發展在管理、科技、教育和公眾參與等方面的能力建設。可持續發展開始成為人類共同綱領。
  3、1994年中國政府公布《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強調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未來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其中,人類居住區的可持續發展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發展目標:通過政府部門和立法機構制定并實施促進人類住區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法規、發展戰略、規劃和行動計劃,動員所有的社區團體和民眾積極參與,建設規劃布局合理,配套設施齊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區環境清潔、優美、安靜,居住條件舒適的人類住區。
  人類住區的發展任務:向所有居民提供住房,改善住區環境和管理,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社會設施,提供可持續的能源和運輸系統,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城鄉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建筑業以及人力資源開發和能力建設,以推動人類住區的可持續發展。(三提供良促進一改一推)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