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人類在進入21世紀后,我們的社會將更加自由開放,單位將不再主宰我們的居住生活,而僅僅是我們的工作場所。人們將回到居住社區當中,追求富于生氣的健康生活。
作為一定的地緣群體和區域社會的社區,是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通過社區發展實現社會進步,進而實現社會現代化,已成為聯合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所致力于的實踐。當前,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職業結構的變化和社會管理體制的轉軌,加強城市社區建設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社區是基層社會結構單元,只有一個個基層社會結構單元得到充分的發展,整個城市有機系統才能呈現出足夠的活力。當下中國社區建設的理想目標指向應該是逐步實現社區自理和自治。城市規劃的基本思想就是通過合理選擇和環境控制而努力影響城市的未來。
我們應用系統的方法,按照物質秩序、社會秩序和空間秩序三者相輔相存,相互促進的原則,規劃建設“理想的社區”——一個優良的地區社會和一個居住社會優良的空間環境。把城市居住生活空間環境建設成不僅具有優良的物質生活質量,并提高到使它能夠啟迪居民在精神文明上去追求進取和團結的水平。促成具有新的“鄰里精神”和“市民意識”的居住生活社會的凝聚作用。讓空間環境對健全社會環境和生活做出一點貢獻,使其有利于實現基層居住環境的群眾自我建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社會參與,建成一個有利于新一代和社會的健康成長的居住生活空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