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公路監理工程師過關題道路與橋梁(5)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綜合分析題

1、監理工程師在砼澆筑的前后及過程中應作哪些檢驗?

澆筑混凝土前的檢驗:施工設備和場地;混凝土各組成材料及配合比(包括外加劑);混凝土凝結速度等性能;基礎、鋼筋、預埋件等隱蔽工程及支架、模板;養護方法及設施,安全設施。拌制和澆筑混凝土時的檢驗:混凝土組成材料的外觀及配料、拌制,每一工作班至少2次,必要時隨時抽樣試驗;混凝土的和易性(塌落度等)每工作班至少2次;砂石材料的含水率,每日開工前一次,氣候有較大變化時隨時檢測;鋼筋、模板、支架等的穩固性和安裝位置;混凝土的運輸、澆筑方法和質量;外加劑使用效果;制取混凝土試件。

澆筑混凝土后的檢驗:養護情況;混凝土強度,拆模時間;混凝土外露面或裝飾質量。(4)結構外形尺寸、位置、變形和沉降。

2、混凝土路面高溫防列的措施

1、縮小溫度差,濕度差抑止收縮。

①基層頂面整平和灑水潤濕;②嚴禁在超過規范高溫時段和大風蒸發時作業,宜采取起早落夜,避開高溫大風時;③高溫時應作業緊湊,并采取集料灑水降溫、遮陽擋風等措施;④及時養生,規范養生,保證養生齡期內保濕養生。

2、保證砼強度和材料檢測:

①限制集料含泥量;②加強水泥檢測,特別是安定性指標;

③加強控制水灰比,嚴格按配合比投料、嚴禁隨意加水;

④加強和提高養生,保證砼強度形成。

3、及時鋸縫,誘導裂縫在接縫位展開:

①應采取及早鋸切橫縮縫,縫深滿足設計要求,及早形成弱斷面使先于縮縫發生前形成;②保證鋸縫設備充足,不足時可采取跳板踞縫,最后補齊方法;③在窨井、互通進出道口處嚴格按設計板塊劃分及早及時鋸縫。

3、土石路堤的壓實度評價方法有哪幾種?其標準干容重如何確定?

(1)灌砂法或水袋法檢測,其標準干容重應根據每一種在根據每一種填剩的不同含石量用重型擊實法求得的最大干容重作出標準干密度曲線。

(2)然后根據試驗取樣的含石量,從標準干容重曲線上查出對應的標準干密度。

(3)如幾種填料混合填筑,則應從試坑挖取的試樣中計算各種填料的比例,利用混合填料中幾種填料的標準干容重曲線查得對應的標準干容重用加權平均的計算方法,計算所挖試坑的標準干容重。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作業段合理長度劃分應綜合考慮哪些因素?

(1)水泥的終凝時間

(2)延遲時間對混合料密實度和抗壓強度的影響

(3)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的效率及配置數量

(4)操作的熟練程度

(5)盡量減少接縫

(6)施工季節和氣候條件

4、在哪些情況下,應在瀝青面層上鋪筑上封層?在哪些情況下,應在瀝青面層上鋪筑下封層?一般在下列情況下應鋪筑上封層

瀝青面層的空隙較大,透水嚴重

有裂縫或已修補的舊瀝青路面

需加鋪磨耗層改善抗滑性能的舊瀝青路面

需鋪筑磨耗層或保護層的新建瀝青路面

一般在下列情況下應鋪筑下封層

位于多雨地區且瀝青面層空隙較大滲水嚴重

在鋪筑基層后不能及時鋪筑瀝青面層且須開放交通

5、鉆孔灌柱樁灌柱水下混凝土時怎樣防止鋼筋骨架上浮?

為防止鋼筋骨架上浮,當灌注的混凝土頂面距鋼筋骨架底部1m左右時,應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

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就可以恢復正常灌注速度。

綜合分析題

6、試論述預應力混凝土工程張拉應力控制要求及方法:

(1)預應力筋的張拉控制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當施工中預應力筋需要超張

拉或計入錨圈口預應力損失時,可比設計要求提高5%,但在任何情況下不得超過設計規定的最大張拉控制應力。

(2)預應力筋采用應力控制方法張拉時,應以伸長值進行校核,實際伸長值與理

論伸長值的差值應控制在6%以內,否則應暫停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調整后,方可繼續張拉。

(3)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L(mm)可按式(12.8.3-1)計算:

式中:Pp――預應力筋的平均張拉力(N),直線筋取張拉端的拉力,兩端張拉的曲線筋,計算方法見附錄G-8;

L――預應力筋的長度(mm);

AP――預應力筋的截面面積(mm2);

E P――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N/ mm2)。

(4)預應力筋張拉時,應先調整到初應力δ0 ,該初應力宜為張拉控制應力

δcom的10%~15%,伸長值應從初應力時開始量測。力筋的實際伸長值除量測的伸長值外,必須加上初應力以下的推算伸長值。對后張法構件,在張拉過程中產生的彈性壓縮值一般可省略。

預應力筋張拉的實際伸長值△L(mm),按式(12.8.3-2)計算:

△L=△L 1+△L2 (12.8.3-2)

式中:△L 1――從初應力至最大張拉應力間的實測伸長值(mm);

△L2――初應力以下的推算伸長值(mm),可采用相鄰級的伸長值。

(5)必要時,應對錨圈口及孔道摩阻損失進行測定,張拉時予以調整。

(6)預應力筋的錨固,應在張拉控制應力處于穩定狀態下進行。錨固階段張拉端預應力筋的內縮量,應不大于設計規定或不大于規范所列容許值。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