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北京大學站進線電力溝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中段,東起鐵路東側家具店,西至東升鄉鄉政府路口,全長約500米。本工程電力溝為2.00×2.05m暗挖隧道。初襯200mm,二襯200mm,初襯和二襯之間為SBC120聚乙烯丙綸復合防水卷材。
由于2.00×2.05m暗挖隧道位于粉質粘土土層中,部分地段為回填土,地層松軟,自穩能力差,施工中土體坍塌嚴重,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為保證施工安全及施工的順利進行,必須對此段進行開挖預加固處理。針對上述情況,本著技術可靠、施工可行、經濟合理和對現況土體擾動小的原則,結合近年來我公司注漿加固的成功經驗,經研究決定采用二重管A、C液無收縮注漿加固的方法,對該段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增強地基的自穩性和抗壓強度。
二、工程地質條件:
根據建設部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提供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隧道開挖深度范圍內的土體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如下:
1)工程地質條件:
填土①層:雜填土①1層:雜色,以建筑垃圾為主,中下密度;素填土①2層:黃褐色,以粉土、粉質粘土為主,中下密度;該層厚度為1.0~2.5m.
粉土②層:褐黃~灰黃色,結構較好,可塑~硬塑,厚度為2.5~4.3m.
粉質粘土③層:淺灰~褐黃色,結構較好,可塑硬塑,夾粉土③1層透鏡體,厚度為6.7~7.9m.
2)水文地質條件:
根據勘察報告,隧道開挖深度影響范圍內,存在上層滯水,含水層為粉土②層,靜止水位埋深為1.6~2.78m,主要來源為大氣降水、管線滲漏。
三、施工方案設計
(一)、施工目的
本工程主要以改善地層松散的性狀為目的,以及止水,使隧道頂部及側面增加抗壓強度和粘結性,實現加固目的,保證隧道掘進時,拱頂土體不產生塌落從而保證暗挖施工順利進行和施工安全。
(二)、施工方法選擇:
本工程采用雙重管無收縮注漿工法,對隧道作業面前方的起拱線以上3米部分土體及側面2米部分土體的范圍進行輻射型注漿加固處理,形成具有一定強度復合地基,以達到穩固土體的預期目的。
四、注漿加固:
(一)、注漿材料:
1、其特性對地下水而言,不易溶解;
2、對不同地層,凝結時間可調節;
3、高強度、止水;
(二)、注漿范圍的設計:
經計算,出線溝暗挖隧道土體注漿加固范圍確定如下:
a、隧道結構外輪廓線:左右兩側各2m以內的土體;拱部以上3m以內的土體;底部不加固。位于回填土內的隧道全段面加固,位于天然土層內的隧道僅加固隧道開挖范圍外的兩側各2米,上部3米的范圍。
b、斷面縱向每次加固長度12m.
c、采用垂直、水平和斜向成孔、注漿加固。
(三)、注漿孔的布置:
根據隧道結構及地質狀況,注漿孔于開挖斷面上呈正方形布置,間距0.7米。
(四)、施工布署及工藝流程:
1、施工布署
① 加固區長度每段12米,開挖時預留3.0米,以防下一次注漿時漿液外溢。
② 水平加固區采用由中心部→外圍或外圍→中心部,并采用隔孔注漿施工。
③ 如現場地面施工條件具備,為縮短工期,采用地面垂直注漿方案。
2、工藝流程
①鉆孔:根據設計要求,對準孔位,根據不同入射角度鉆進,要求孔位偏差不大于2cm,入射角度偏差不大于1°。
②注入漿液:成孔后,開始注漿,注漿壓力0.3~0.5Mpa;
②拔出注漿管,封堵注漿孔:采用粘土或其他材料封堵注漿孔,防止漿液流失。
③沖洗注漿管:注漿完畢,應立即用清水沖洗注漿管,必須采取適當措施處理廢水,搞好清潔工作。
⑤轉入下一孔位施工。
(五)、工程數量:
1、以現場實際注漿量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