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五、注漿施工程序及人員組織:
六、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在本工程注漿施工中,應以嚴格組織管理體系和科學嚴謹的質量體系來保證工程質量。
(一)、質量控制:
1、工程質量嚴格按照本工程制定,并經甲方和監理工程師認可的施工方案執行,嚴格按國家有關技術規范、規程、標準控制施工。
2、根據施工程序,嚴把鉆孔深度、配料注漿壓力、注漿量關,每一道工序均安排專人負責,并記錄好每一道工序的原始數據。
(二)、工程質量保證制度:
1、成立工程項目經理為責任的質量管理小組,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按照質量體系中規定的責權要求運行。
2、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議,組織質量教育,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加強技術交底工作,強化工序控制,由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擔任質量控制人員,實行監督檢查,保證工程質量。
3、加強現場施工材料管理,嚴格執行進料檢驗制度,保證施工材料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進場使用,確保工程質量。
4、配備好施工機具和計量工具以滿足施工要求,建立健全各種資料、原始記錄、作為評價工程質量的重要依據。
5、加強與甲方、監理的配合,認真接受指導和監督。
(三)、工程質量措施:
1、鉆孔施工:開鉆前,嚴格按照施工布置圖,布好孔位。鉆機定位要準確,開鉆前的鉆頭點位與布孔點之距相差不得大于2cm,鉆桿度不得大于1°。
2、配料:采用準確的計量工具,嚴格按照設計配方配料施工。
3、注漿:注漿一定要按程序施工,每段進漿要準確,注漿壓力
一定要嚴格控制在0.3~0.5MPa,專人操作。當壓力突然上升或從孔壁溢漿,應立即停止注漿,每段注漿量應嚴格按設計進行,跑漿時,應采取措施確保注漿量滿足設計要求。
4、注漿完成后,應采用措施保證注漿不溢漿跑漿。
5、每道工序均要安排專人,負責每道工序的操作記錄。
七、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各種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現場交接制度。
2、鉆機注漿泵及高壓管路必須試運轉,確認機械性能和各種閥門管路,壓力表完好后,方準施工。
3、每次注漿前,要認真檢查安全閥、壓力表的靈敏度,并調整到規定注漿壓力位置。
4、安裝高壓管路和泵頭各部件時,各絲扣的聯接必須擰緊,確保聯接完好。
5、注漿過程中,禁止現場人員在注漿孔附近停留,防止密封膠沖式閥門破裂傷人。
6、注漿時不得隨意停水停電,必要時必須事先通知,待注漿完成并沖洗后方可停水停電。
7、注漿施工期間,必須有專門機電修理工,以便出現機械和電器故障時能及時處理。 8、注漿現場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防護眼鏡、口罩和手套等勞保用品,方可進行注漿施工。
9、施工前必須做好施工準備,地下埋藏管線較多,必須經甲方或總包方認可后方可開鉆鉆進。并請甲方或總包方提供周邊詳細的管線布置圖,調查清管線的位置和埋深。
八、注漿施工組織管理系統:
注漿施工階段建立由注漿施工項目經理和主任工程師中間控制的管理系統。
九、注漿效果檢測手段:
1、注漿施工結束后,通過注漿體內鉆孔,用壓水、注水或抽水等辦法測定地基的流量及滲透系數,不合格者需進行補充注漿。檢查孔的數目約為總注漿孔數的5~10%,布孔的重點是地質條件不好的地段以及注漿質量較差或有疑問的部位。
在防滲注漿工程中,這類檢測是一種重要的和基本的手段。
對加固注漿而言上述水力物理性雖不能直接反映加固效果,但至今仍舊被廣泛的當作一種參考指標,因為吸水量大小與地基的密度和強度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
2、通過鉆孔,從注漿體內取出原狀樣品,送實驗室進行必要的試驗研究。實踐經驗證明,通過這類檢測可得出下述幾項重要的物理力學性能指標,據此能對注漿效果作出比較確切的評價:
(1)、樣品的密度;
(2)、結石的性質;
(3)、漿液充填率及剩余孔隙率;
(4)、無側限抗壓強度及抗剪強度;
(5)、滲透性及長期滲流穩定性;
3、采用挖探或其他方法檢驗加固效果。
十、施工工期:
施工機具4套,每套施工機具按2班計算,每班實際工作時間10小時,隧道內注漿時預計3天左右完成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