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3頁
(四)結構連續和體系轉移
先澆筑橋面板及橫梁現澆段,在橋面板達到設計張拉強度后張拉墩頂負彎矩預應力束,隨后壓漿、封錨,最后以聯為單位解除臨時支座,完成體系轉換。
(五)橋面系施工
①防撞護欄及路緣石施工
防撞護欄及路緣石模板均采用鋼模。防撞護欄分兩層澆注,第一層順向澆注防撞墻轉折處后,再回頭澆注第二層至設計標高。路緣石一次澆注成型。
②橋面板施工
橋面板和大梁預制的施工時間盡量縮短,以免兩者之間產生過大的收縮差。首先鑿毛大梁頂面,并將橋面砼及雜質清洗干凈。施工前做好測量放樣,嚴格控制標高。模板采用10#槽鋼制作,鋼筋網嚴格控制鋼筋間距,鋼筋網加焊梅花狀支撐鋼筋。砼采用輸送泵輸送,人工攤平并大致找補均勻,三軸式攤鋪機攤鋪,拉毛器拉毛,麻袋覆蓋灑水保濕養生。
③橋梁伸縮縫
橋梁伸縮縫材料及其產品必須是取得合格證書的產品。安裝前清除墊縫料,鋼筋復位,鑿毛并沖冼干凈。伸縮縫應在規定的溫度下安裝,精確定位,伸縮縫性能必須有效,縫面與橋面必須結合良好,并保持平整。
橋梁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
針對橋梁施工,制定各種安全制度:
⒈設立專職安全員并建立24小時旁站制度,及時糾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現的不安全苗頭。
⒉對施工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的考核。
⒊各種臨時的承重結構及模板認真檢算設計,確保強度、剛度和穩定性。
⒋高空作業要嚴格按照規范和安全作業規則佩戴安全帽、安全帶、設置安全網,大風、大雨等不良氣候條件下不得進行高空作業。
⒌吊裝作業時,起重機下嚴禁人員逗留,并設立明顯的作業和禁入標志。
⒍吊移梁和架梁作業時經常性派專人檢查起重設備各系統,確保萬無一失。
⒎工地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項宣傳欄。
⒏各類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或非本機人員不得上機操作。
9.場內的電路布置要規范化,電器開關設在防雨防曬的電器箱柜內,距離地面不小于1.5m.
10.張拉時,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場,操作人員不得站在張拉千斤頂后,以防飛錨傷人。高壓油管接頭要緊密,要隨時檢查,防止高壓油噴出傷人。
11.壓漿人員操作時要戴防護眼鏡,口罩和安全帽。
12.冬季做好人員、機械設備的防凍工作。
橋梁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建立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落實如下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1.要對所有材料進行檢測。水泥、鋼筋等廠供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并嚴格控制其質量規格符合施工要求。對砂、石料等地材進行材質、強度試驗,并嚴格控制其粒徑及含泥量等指標不超過設計要求。
2.堅持施工過程中的試驗制度。砼澆筑現場對每批砼皆進行坍落度試驗并記入施工記錄,坍落度控制在標準坍落度的±15mm范圍內,保證砼強度試驗的頻數、試件組數達到規定要求。
3.及時請監理和業主認可的有資質的工程質量檢查單位對挖孔灌注樁做有關項目的質量檢測,如有缺陷達不到設計要求,按報廢處理。
4.樁基施工前要精確定出各墩樁的平面位置。
5.在施工過程中,做好地表的防排水工作,基坑開挖后及時澆筑基礎砼,防止雨水浸泡。
6.挖孔時經常注意地質的變化,挖孔到位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后,方可放入鋼筋籠灌筑混凝土。
7.鋼筋骨架的綁扎必須牢固,混凝土的灌筑要嚴格按照配合比施工,水下混凝土的施工要連續進行,樁孔中的水位要保持穩定。
8.夏天輸送砼時經常做坍落度試驗,以確定調整適用的水灰比方可澆筑砼。選派熟練的技術工人進行施工作業,嚴格按技術規范做好各項記錄、試驗并及時進行砼的養生。
9.嚴格把好模板質量關,從設計、加工、安裝、拆模等全方位嚴格控制、檢查,為砼圬工施工打好基礎。
10.預應力梁預制時,除做好場地、臺座等規劃設計外,模板、鋼筋必須定位準確,確保保護層正確。
11.預應力施工時,所用鋼絞線、錨具符合規范、設計要求,張拉千斤頂必須要求及時標定,張拉人員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張拉前編制預應力施工組織設計,提交監理工程師審核,由富有經驗的技術人員指導預應力張拉作業,做好施工記錄,并及時與理論計算量對比檢查,如偏差較大及時反饋監理工程師,按照監理工程師指定進行處理。
12.加強施工控制,預防梁體裂紋。
13.所有砼均采用集中拌和、輸送車輸送,每一部位均統一使用同料場、同廠家、用品種、同標號的原材料等,保證砼的顏色、和易性一致,做到不離析,并連續灌筑,確保質量。
環境保護措施
為把這條公路建設成為一條生態路、環保路,本投標人將把環保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項目部配備相當數量的環保設施,日常認真學習環保知識,采用新技術新方法,切實搞好環保工作。
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進場伊始,就組織全體職工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使每個參與建設的職工都懂法、守法、依法施工。同時,自覺接受當地環保及其它相關行政部門的監督和管理。
2、在各項施工中應盡量減少對原有自然環境的破壞。
3、加強對施工技術的改造,積極推廣清潔生產,減少污染源。
4、加強環境管理,全面推行污染物排放控制原則,將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5、棄渣堆放點應統籌安排,堆放點應遠離河道,不覆蓋原有植被,控制在規劃好的荒地內。
6、厲行節水減污,提高施工用水重復率,降低廢水排放量。
7、繼續加強施工污染的終端處理,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降低污染。
8、制定和健全排污法規體系,加強排污管理。
9、加強環境監測與事故預防,避免污染事故的發生。必要時,邀請有關環保科研部門來工地現場監測,以確定是否發生環境污染。
10、保護原有植被。對合同規定的施工界限內、外的植物、樹木等盡力維持原狀;砍除樹木和其它經濟植物時,應事先征得所有者和業主的批示同意,嚴禁超范圍砍伐。
11、臨時用地范圍內的耕地采取措施進行復耕,其它裸露地表植草或種樹進行綠化。
12、工程完工后,及時進行現場徹底清理,并按設計要求采用植被覆蓋或其它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