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工程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環境越來越復雜,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大,導致發生更多的索賠事件。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建筑市場各方主體對索賠諱莫如深,成功的索賠為數不多。隨著我國加入WTO,建筑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外國承包商在帶來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之外,還帶來了保護其自身利益的有力武器——索賠。因此,面對國際市場競爭及國內市場的國際化要求,必須深入研究索賠機制,提高索賠及反索賠的成功率,從而保護自身利益。本文從工期索賠的處理原則出發,在分析索賠事件性質的基礎上,應用時標網絡處理和分析工期索賠。通過實例證明運用時標網絡分析和處理工期索賠,可以直觀簡捷地分析工期索賠問題且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一、工期索賠處理的基本原則
在施工過程中,導致承包商工期延期的原因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可原諒的延期和不可原諒的延期。由于承包商自己的原因所引起的工程延期,稱為不可原諒的延期,如工效不高、組織不利、設備材料供應不及時等;由于業主原因(包括設計、監理原因)所引起的工程延期,稱為可原諒且應予以經濟補償的工程延期,如修改設計、施工條件變化等;由于客觀原因所引起的工程延期,稱為可原諒但不予經濟補償的工程延期,如異常惡劣天氣、地震、戰爭等。
1.單事件條件下工期索賠處理原則
若上述三種原因的工程延期分別獨立發生,對工程延期的處理原則比較簡單:對于業主原因引起的工程延期,承包商不僅可以得到工期補償,還可以得到經濟補償;對于由客觀原因所引起的工程延期,承包商只能得到工期補償;對于由承包商自己的原因所引起的工程延期,承包商既不能得到工期補償,也不能得到經濟補償。
2.多事件條件下工期索賠處理原則
在實際工程實踐中,通常引起工程延期是在多因素影響下產生的結果,如業主原因和承包商原因共同作用,此時對工期延期的處理較為復雜。
(1)按“初始延誤”承擔責任的原則處理。凡是在同一時間段內發生兩種以上原因的工程延期,首先判斷造成工程延期的最先發生因素,以該因素對工程延期負責,并按單事件條件下的處理原則進行處理。
(2)按對承包商不利的原則處理。凡是在因承包商原因引起的工程延期與因業主或客觀條件引起的工程延期同時發生的時間段內,按照對承包商不利的處理原則,承包商既得不到工期補償,又得不到經濟補償。
(3)按比例分攤責任的處理原則。根據“初始延誤”承擔責任的原則,有時對承包商較有利,而對業主卻很不利;而根據對承包商不利的原則處理,承包商往往難以接受。因此在實際處理工期索賠時,有可能按共同延誤發生原因的一定比例分攤責任的原則來處理。這一原則往往是在對業主不利的工期延誤先發生的條件下運用。
3.工期索賠處理的總原則
無論是單事件條件下的工期延期索賠還是多事件條件下的工期延期索賠,均需要考慮所影響的工作的總時差的大小。如果事件對工作的影響(拖延時間)小于該工作的總時差,則不應考慮該事件對工期的延期。
二、基于時標網絡的工期索賠分析
根據上述工期索賠分析原則,在進行工期索賠分析時,不僅要考慮影響工期延期的因素,還需要考慮工作的總時差的大小。而雙代號時標網絡能較直觀地判斷總時差的大小并分析影響事件對工期的影響,可以避免繁瑣的時間參數計算,能夠方便快捷地分析工期索賠結果。本文以一分部工程網絡計劃為例,說明基于時標網絡的工期索賠分析方法。
某分部工程的網絡計劃如圖1所示,其工期滿足合同條款所規定的工期要求,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批
準。該網絡計劃的工期為13天,從2006年6月1日開工,6月13日完工。工程開工后,發生了如下事件:①6月3日~6月6日因施工機械故障,導致工作B停工;②E工作由于設計變更,業主在6月8日向承包商提供變更圖紙;③由于業主原因,使工作F比原計劃拖延了5天,工作D比原計劃拖延了6天。則監理工程師應該批準承包商的工期索賠為幾天?
(1)為便于分析各事件對工期的影響并確定應批準的索賠工期,先將初始網絡計劃繪制成雙代號時標網絡,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該網絡計劃的關鍵線路為B—E-I,工期為13天。很顯然,事件①將影響該分部工程的工期,但是該事件是承包商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不給予工期的補償,但根據“初始延誤”承擔責任的原則,該事件將影響事件②和事件③對工期索賠的處理。
(2)繪制由于事件①影響下的網絡計劃,如圖3所示。
根據圖3可以判斷,由于事件①的影響,工期有13天延長為17天,工作E的開工時間也由6月6日后推至6月10日。由此可以判斷,工作E的設計變更圖紙在6月8日向承包商提供,不會影響工期,故事件②的工期索賠不成立。
從圖3分析可知,在事件①影響下,工作F的總時差為6天,工作D的總時差為5天,而事件③使得工作F和工作D分別拖延了5天和6天。監理工程師應批準承包商1天的工期索賠。
綜上所述,根據工期索賠處理原則,在三事件的影響下,雖然工期由初始計劃的13天延長為18天,但監理工程師應該批準承包商的合理工期索賠為1天。
三、結論
工期索賠越來越為承包商、業主等各參與主體的重視,對于承包商而言,應該適時地利用索賠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對于業主而言,應該根據工期索賠處理的基本原則,準確分析工期延誤的原因,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處理索賠事件。
應用時標網絡分析工期索賠的前提條件是開工前已有經批準的科學合理的網絡進度計劃,同時對工期索賠的原因、先后次序以及相關工序的影響應現場及時界定。監理工程師在分析過程中,應該綜合考慮各因素的影響,而不以單個影響因素或事件判斷工期索賠問題,減少和避免分析計算中的疊加效應和發散效應,使工期索賠處理具有科學性、嚴謹性、公正性、合法性,維護業主和承包商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