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監理工程師考試復習資料

發布時間:2014-02-25 共2頁

  風險識別

  1.風險識別的方法:

  (1)專家調查法:采用專家調查法,所提出的問題應具有指導性和代表性,并具有一定深度,還應盡可能具體些;專家所涉及的面應盡可能廣泛些,有一定的代表性。

  (2)財務報表法:采用財物報表法要對財物報表中所列的各項會計科目作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分析研究報告,還應通過一些實地調查以及其他信息資料來補充財物記錄。由于工程財物報表與企業財物報表不盡相同,因而需要結合工程財務報表的特點來識別建設工程風險。

  (3)流程圖法。

  (4)初始清單法。

  建立建設工程的初始風險清單有兩種途徑:

  ①常規途徑是采用保險公司或風險管理學會公布的潛在損失一覽表,即任何企業或工程都可能發生的所有損失一覽表。

  ②通過適當的風險分解方式來識別風險是建立建設工程初始風險清單的有效途徑。

  (5)經驗數據法。

  風險管理的主體包括咨詢公司(含設計單位)、承包商以及長期有工程項目的業主。

  (6)風險調查法。

  通常,風險調查可以從組織、技術、自然及環境、經濟、合同等方面分析擬建建設工程的特點以及相應的潛在風險。

  2.風險分解的途徑

  (1)目標維:按建設工程目標進行分解,也就是考慮影響建設工程投資、進度、質量和安全目標實現的各種風險。

  (2)時間維:按建設工程實施的各個階段進行分解,也就是考慮建設工程實施不同階段的不同風險。

  (3)結構維:按建設工程組成內容進行分解,也就是考慮不同單項工程、單位工程的不同風險。

  (4)因素維:按建設工程風險因素分類分解,如政治、社會、經濟、自然、技術等方面的風險。

  3.風險識別的特點:

  (1)個別性、(2)主觀性、(3)復雜性、(4)不確定性。

  目標控制

  1.目標控制的分類

  (1)按照控制措施作用于控制對象的時間分類: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2)按照控制信息的來源分類:前饋控制、反饋控制。

  (3)按照控制過程是否形成閉合回路分類:開環控制、閉環控制。

  (4)按照控制措施制定的出發點分類:主動控制、被動控制。

  2.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

  (1)主動控制:主動控制可以表述為其他不同的控制類型。

  主動控制是一種事前控制。必須在計劃實施之前就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目標偏離的可能性或其后果的嚴重程度,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主動控制是一種前饋控制。用以指導擬建工程的實施,起到避免重蹈覆轍的作用。

  主動控制通常是一種開環控制。

  主動控制是一種面對未來的控制。可以解決傳統控制過程中存在的時滯影響,盡最大可能避免偏差已經成為現實的被動局面,降低偏差發生的概率及其嚴重程度,從而使目標得到有效控制。

  (2)被動控制:被動控制可以表述為其他的控制類型。

  被動控制是一種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可以降低目標偏離的嚴重程度,并將偏差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

  被動控制是一種反饋控制。

  被動控制是一種閉環控制(即循環控制)。

  被動控制是一種面對現實的控制。

  (3)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的關系要做到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相結合。

  3.目標控制的前提工作有

  (1)目標規劃和計劃目標規劃和計劃與目標控制之間表現出一種交替出現的循環關系。目標控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目標規劃和計劃的質量。目標控制的效果直接取決于目標控制的措施是否得力,是否將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及采取措施的時間是否及時等。

  (2)目標控制的組織合理而有效的組織是目標控制的重要保障。有效地進行目標控制,需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組織工作:

  1)設置目標控制機構;

  2)配備合適目標控制人員;

  3)落實目標控制機構和人員的任務和職能分工;

  4)合理組織目標控制的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