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1.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工程項目開工前,項目監理機構應審查承包單位現場項目管理機構的質量管理體系、技術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確能保證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時予以簽認;對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的施工機械、設備,應審核承包單位提供的技術性能報告,凡不符合質量要求的不能使用。對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機器、計量器具等應要求承包單位上報有關檢測部門的鑒定證明,并注意其有效期。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對承包單位報送的擬進場工程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報審表并附質量證明資料、進場質量檢驗記錄審核簽認,并對進場的實物按照委托監理合同約定或有關工程質量管理文件規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檢驗或見證取樣方式進行抽檢,對未經項目監理人員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項目監理人員應拒絕簽認,并應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書面通知承包單位限期將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撤出現場。在設計交底前,項目監理機構應組織監理人員熟悉設計文件,并對圖紙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建設單位向設計單位提出書面意見和建議;項目監理人員應參加由建設單位組織的設計技術交底會,項目監理機構應對設計技術交底會議紀要(記錄)進行簽認。各專業監理工程師應依據監理規劃、設計文件、規范,按專業、分階段編制監理實施細則,并報總監審批后,組織實施。總監應及時組織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核承包單位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技術方案、進度計劃,并根據情況提出整改意見,由承包單位負責整改,最后由總監審定。
2.3.2.2.施工過程階段的質量控制 在施工階段推行以動態控制為主,事前預防為輔的管理辦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導,事中檢查、事后驗收三個環節。一切以數據說話,一切以書面為根據,做好提前預控,從預控角度主動發現問題,對重點部位、關鍵工序進行動態控制。在施工管理過程中,抓“重點部位”的質量控制,對工程施工做到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控,從而有效的實現工程項目施工的全面質量控制 項目監理機構應定期檢查承包單位的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計量設備的技術情況,對重要的原材料、半成品配件,按規定組織檢驗試驗。對重要的分項、分部工程和各項隱蔽工程,組織旁站監理和檢查驗收。審核材料的現場實驗和復驗報告,審核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現場試驗(評定)報告,經審查確認并簽認后方可用于施工。 在施工過程中,當承包單位對已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調整、補充或變動時,應經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并由項目監理機構簽認。項目監理機構處理工程變更,如果是設計單位對原設計存在的缺陷提出的工程變更,應編制設計變更文件。建設單位或承包單位提出的工程變更,應提交項目監理機構,由項目監理機構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審查同意后,應由建設單位轉交原設計單位編制設計文件。當工程變更涉及安全、環保等內容時,應按規定經有關部門審定。項目監理機構應定期主持召開工地例會,檢查分析工程項目質量狀況,針對存在的質量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并負責起草會議記要,經與會各方代表會簽。
2.3.2.3.竣工驗收階段的質量控制 項目監理機構按(現行)國家標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質量評定標準和辦法,對完成的分項、分部工程,單位工程進行檢查驗收;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對承包單位報送的分項(檢驗批)工程質量驗評資料進行審核及現場檢查,合格后予以簽認;對于有使用要求的分項(電器、設備調試等項),必須在檢測、試驗或運轉后再進行檢查評定(驗收)。 項目監理機構應組織監理人員對承包單位報送的分項(檢驗批)工程和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驗評資料進行審核和現場檢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簽認,同時應督促承包單位做好竣工資料的整編工作,審查承包單位提交的竣工資料及工程質量報告。針對工程質量和內業資料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及時間要求,整改完畢簽署工程竣工報驗,在此基礎上提出工程質量評估報告并報監理公司審核簽認。
2.3.3.施工階段質量監理的工作程序 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是工程實體形成的過程,也是工程質量目標具體實現的過程。工程建設監理應對施工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對每道工序、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進行監督、檢查和驗收,使工程質量的形成處于受控狀態。施工階段的監理程序是在施工程序基礎上形成的,嚴格執行監理程序就能使施工過程中各主要環節、主要工序處于受控狀態,只有在受控狀態下才能把握住施工過程中活動脈搏,適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在施工階段全過程中,監理工程師要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檢查與控制,不僅涉及最終產品的檢查、驗收,而且涉及施工過程的各環節中間產品的監督、檢查與驗收。監理程序可歸納為三大類,其一,為運行管理程序,主要為業主、監理、承包商三者之間聯系及管理流程,保證信息的及時傳遞和反饋。其二,為監理內部質量體系運行程序,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及其傳遞途徑;會議協調;各種監理業務處理程序;資料的分類、整編、歸檔、各層次人員崗位職責;建設各方的關系及其處理。這些程序運轉直接影響監理工作質量,它是做好監理控制工作的內在因素,內在的根本保證。凡是成功的項目管理必須有一個高效率的質量組織體系,質量體系的優劣除反映在人員素質、專業配套、組織結構運轉、效果可衡量性外,重要一條就是組織可控性,可控性依賴信息傳遞暢通,信息傳遞、反饋的途徑就是程序。內部可控程序無疑來自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縱向體現命令源,責任與權限控制;橫向保證職能部門配合協調和信息流程。其三,就是圍繞監理任務落實制定的外在控制程序,包括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程序、施工進度控制程序、支付結算控制程序、信息管理程序、質量事故處理程序、索賠、工程變更、施工分包隊伍審批、竣工驗收等程序,這些程序是監理控制程序的核心與關鍵,它在時間和空間范圍內保證先后開展順序和銜接,保證監理監控不漏監,同時這些控制程序都在相應的系統中制約了系統的行動,保證各個系統在受控狀態。監理工程師只有嚴格執行這些基本控制程序才能做好控制工作。
2.3.4.監理工程師質量控制的方法 監理工程師通常采用質量控制的檢查方法有:見證、旁站監理、巡視、平行檢驗,具體視工程項目的重要程度和施工現場情況確定采用的方式。 對工程的重點部位、易產生質量通病的工序等可設置質量控制點或待檢點。 現場質量檢驗方法有:目測法、量測法、測量法(借助測量儀器設備進行測量檢查)、試驗法(通過試件、取樣進行試驗檢查)。 監理工程師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承包單位“三大員”(即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的情況,根據各人弱點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以防發生重大過失,給工程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促使施工過程中承建單位施工員、質檢員、現場安全員到位,逐步強化以承包單位自身三檢制為基礎工程質量檢驗制度,改變施工質量只靠監理工程師管理的被動局面,提高工程質量一次報驗合格率。 用辨證的觀點去正確對待和處理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用公平、公正、客觀,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去處理施工合同中發生的矛盾。當工程進度與施工質量發生矛盾時,要求承包單位以施工質量求工程進度,以工程進度求施工效益,確保工程質量標準的實現。 在施工過程中,監理對工程項目的實施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動態控制,以事前、事中控制為主,事后控制為輔相結合的控制方法,強調監理工作的預見性,計劃性和指導性,最大限度地采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先進的計算機目標管理及科學化的統計資料分析。針對施工條件的變化和工程進展情況,階段性向業主單位提出調整控制性進度計劃的建議和分析報告。
3.施工階段的投資控制
3.1.投資控制的重點是在業主授權范圍內,以施工承包合同為依據,認真做好工程量支付、工程變更項目的工程量核定以及處理好工程索賠,把工程投資控制在合同范圍內。施工階段監理工程師要協助業主單位及時解決好設計不完善的問題,以防因此引起工期延誤和施工單位索賠。 依據質量合格證、工程量清單和技術規范、設計圖紙,對承包人已完工程量進行計量。計量的項目為工程量清單中的全部項目、合同文件中規定的項目、工程變更項目。監理員負責復核或在施工現場直接獲取承包人完成的工程量,并簽發計量憑證;專業監理工程師負責本專業的工程計量工作,審核工程計量的數據和原始憑證;總監在投資控制中的主要工作是審核簽署支付證書,審查和處理工程變更,下達工程變更令,處理索賠事宜。
3.2.施工階段進度控制 制定科學、合理的工程建設進度計劃是實現進度控制的前提,但是計劃編制者很難事先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估計得準確無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某些影響進度因素的干擾,往往會使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之間存在偏差,監理工程師應采用必要的監測手段,及時發現產生偏差的原因,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調整實際進度。當實施進度發生較大偏差時,應依據合同分析原因,理清責任,再采取措施。如仍不能按時完工,應及時向發包人提出調整控制性進度計劃的建議意見,經發包人批準后,完成進度計劃的調整。按調整后的進度計劃實施,確保工程按預定計劃完工。
4.工作體會 監理企業是一種依靠企業信譽求生存求發展的行業
要維護企業信譽,必須有一批具有獻身精神和高度責任心及較高的專業素質、懂法律、會管理的監理人員。監理工程師應具有足夠的施工管理知識,必須熟知國家頒發的建設法規以及相應的規章制度,必須具有豐富的工程建設管理知識和經驗。同時要具有一定水平的行政管理知識和和管理經驗,學會合同管理、經濟管理,熟悉工程建設合同文件,熟悉設計文件,熟悉技術規程、規范和質量檢驗標準,熟悉監理管理規范和監理文件,熟悉施工環境和條件。認真履行職責,正確運用權限,促使業務工作能力和監理水平不斷提高。 監理工程師應著眼于“理”和“服務”,“理”即理順協調關系,相互理解,遵重事實,以理服人,合情合理。“服務”具有雙重性,即在為業主提供高水平專業服務的同時,也為施工單位提供服務。要在技術上和施工組織管理上為施工單位出謀劃策,幫助施工單位解決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只“卡”不“幫”只會加劇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的對立,影響監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5.結語
工程項目的建設是一個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影響工程質量因素貫穿整個施工過程。因此,監理工程師應高度重視對影響工程質量4MlE(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因素進行控制,運用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將影響因素盡可能的消除。水利工程監理和其他建設工程監理大同小異。小異之處在于水利工程涉及的外部環境更廣泛、更復雜。這就要求監理工程師有更強的協調能力和組織應變能力,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促使工程項目施工能夠做到質量優、成本低、工期合理、效益好。我國加入WTO以后,建設工程監理行業面臨著監理能力、監理技術、資本市場、工程法律、監理人才等方面的激烈挑戰。為此,我們必須要加強行業內部的學習,強化法制意識,努力按國際慣例辦事,在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原則下認真細致地做好各方面的監理工作,力爭使水利工程監理行業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全國監理工程師培訓考試教材。中國建設監理協會組織編寫。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