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敘述地鐵工程的特點,開展地鐵工程監理工作的難點和問題;提出做好地鐵監理工作的幾個重點對策。
關鍵詞:地鐵工程;特點;監理工作;難點和問題;重點對策
隨著城市交通的不斷發展,地鐵作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受到許多大中城市的青睞。越來越多的城市做出了地鐵交通發展規劃,于是地鐵工程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重慶、西安、沈陽、成都等大中城市不斷上馬,成為開展監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工程領域。我國建設工程監理制度實施以來,十幾年中在各個工程建設領域的實踐中得到了不斷發展,但在地鐵工程領域,| 監理的主體地位不突出與其它領域的工程建設一樣,在地鐵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三個參建主體中,監理單位的主體地位最不突出。建設單位作為項目法人,合同的甲方即投資主體,擁有絕對的主體地位和發言權;作為政府投資的重點項目,地鐵工程建設單位的領導往往是政府部門的領導,其主體地位因此會得到鞏固。施工單位作為施工任務完成的主體,| 監理被邊緣化表現為:建設單位忽視監理單位的存在,直接向施工單位下達各種指令,越過監理直接管理施工過程,然而在工程進展不順利時卻追究監理單位的工作責任;監理單位無法正常行使權利卻不能免責;施工單位對監理單位的指令可置之不理。
監理組織機構設置難度大、監理人員力量不足地鐵工程監理組織機構通常由總監理工程師辦公室和駐地監理工程師辦公室二級機構組成。為很好完成監理工作,監理單位需要根據施工標段劃分、工點分布、地理位置、工程專業范圍、進度要求等因素配置監理組織機構。地鐵工程的復雜性決定了科學配置機構有很大的難度。
由于地鐵工程項目在近幾年發展很快,而相關人才的培養工作卻沒有得到同步發展,人才匱乏問題很突出。由于從事監理工作薪水偏低、事業成就感不高、發展前景不夠廣闊等原因,監理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強,目前有限的地鐵工程人才主要集中在施工單位和科研單位。因此從事地鐵工程監理的監理單位都面臨嚴重人才不足問題。
監理人員力量不足加重監理組織機構設置難度,同時直接導致監理工作的不規范。監理工作不規范合格監理人員的匱乏以及監理單位和監理人員對于地鐵工程監理經驗的不足,使地鐵工程的監理工作存在許多不規范的地方。作為政府投資的重點工程,建設單位對參建方的要求相對于民間投資的一般工程要規范的多,而監理企業和監理人員能否適應、如何適應這種規范的管理和要求卻是一個大問題。
一方面,監理人員中有地鐵工程管理經驗的比重偏小,這些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內全面掌握地鐵工程相關的技術規范、標準,更不能游刃有余地理解運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技術特點,甚至不適應由建設單位倡導的地鐵工程的管理系統和管理方法。嚴重的連監理單位也缺乏相關經驗,編制不出有效的地鐵工程監理實施細則。另一方面,監理企業引進的有地鐵工程管理經驗的監理人員多來自施工單位和科研單位以及退休技術人員,這些人員對監理工作又理解不夠,不能很好完成監理工作。不了解監理規范、不能按監理規劃的指導執行監理工作,不知怎么做和做什么是他們的最大特點。所以重視質量控制和進度控制,忽視投資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重視施工技術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忽視經濟、法律、管理知識的學習和運用;重視現行技術規范的標準,忽視對“四新”的學習和運用;重視宏觀粗線條管理,忽視監理工作細節,懶于深入;重視施工過程檢查,忽視施工準備階段的方案審核工作;重視現場工作,忽視內業資料和信息管理分析總結工作;重視工作態度,忽視工作成效等都是監理工作不規范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