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9-30 共2頁
在供應鏈管理下,企業的生產計劃編制過程有了較大的變動,在原有的生產計劃制定過程的基礎上增添了新的特點。
(一)具有縱向和橫向的信息集成過程
這里的縱向指供應鏈由下游向上游的信息集成,而橫向指生產相同或類似產品的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
在生產計劃過程中上游企業的生產能力信息在生產計劃的能力分析中獨立發揮作用。通過在主生產計劃和投入出產計劃中分別進行的粗、細能力平衡,上游企業承接訂單的能力和意愿都反映到了下游企業的生產計劃中。同時,上游企業的生產進度信息也和下游企業的生產進度信息一道作為滾動編制計劃的依據,其目的在于保持上下游企業間生產活動的同步。
外包決策和外包生產進度分析是集中體現供應鏈橫向集成的環節。在外包中所涉及的企業都能夠生產相同或類似的產品,或者說在供應鏈網絡上是屬于同一產品級別的企業。企業在編制主生產計劃時所面臨的訂單,在兩種情況下可能轉向外包:一是企業本身或其上游企業的生產能力無法承受需求波動所帶來的負荷;二是所承接的訂單通過外包所獲得利潤大于企業自己進行生產的利潤。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需要承接外包的企業的基本數據來支持企業的獲利分析,以確定是否外包。同時,由于企業對該訂單的客戶有著直接的責任,因此也需要承接外包的企業的生產進度信息來確保對客戶的供應。
(二)豐富了能力平衡在計劃中的作用
在通常的概念中,能力平衡只是一種分析生產任務與生產能力之間差距的手段,再根據能力平衡的結果對計劃進行修正。在供應鏈管理下制定生產計劃過程中,能力平衡發揮了以下作用:
(1)為修正主生產計劃和投入出產計劃提供依據,這也是能力平衡的傳統作用;
(2)能力平衡是進行外包決策和零部件(原材料)急件外購的決策依據;(3)在主生產計劃和投入出產計劃中所使用的上游企業能力數據,反映了其在合作中所愿意承擔的生產負荷,可以為供應鏈管理的高效運作提供保證。
(4)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對本企業和上游企業的能力狀態的實時更新使生產計劃具有較高的可行性。
(三)計劃的循環過程突破了企業的限制
在企業獨立運行生產計劃系統時,一般有三個信息流的閉環,而且都在企業內部:
(1)主生產計劃-粗能力平衡-主生產計劃
(2)投入出產計劃――能力需求分析(細能力平衡)-投入出產計劃
(3)投入出產計劃-車間作業計劃-生產進度狀態-投入出產計劃在供應鏈管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