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筑工程合同科學管理的對策建議
1、明確合同管理的工作流程。對建立的組織機構,必須明確與之相應的工作流程。對于一些經常性工作,如圖紙批準程序、工程變更程序、分包商的索賠程序、分包商的帳單審查程序,材料、設備、隱蔽工程、已完工程的檢查驗收程序、工程進度付款帳單的審查批準程序、工程問題的請示報告程序等,應規范工作程序,使大家有章可循,合同管理人員也不必進行經常性的解釋和指導。
2、制定必要的合同管理工作制度。(1)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簽訂以后,合同管理人員必須對各級項目管理人員和各工作小組負責人進行合同交底,組織大家學習合同,對合同的主要內容作出解釋和說明,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內容、各種規定、管理程序,了解承包人的合同責任和工程范圍。(2)責任分解制度。合同管理人員應負責將各種合同事件的責任分解落實到各工作小組或分包商,使他們對各自的工作范圍、責任等有詳細的了解。通過層層合同責任分解,層層合同責任落實到人,使各工程小組都能盡心盡職,共同完美的實施合同。(3)每日工作報送制度。信息是合同工程師的眼睛。建立每日工作報送制度,要求各職能/一級建造師/部門必須將本部門的工作情況及未來一周的工作計劃報送到合同管理工程師處,使其及時掌握工程信息,從而能夠及時對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的種種上問題作出決定。(4)進度款的審查批準制度。目前工程進度款的申報通常都是由成本核算部門提出的,成本核算人員往往對現場及合同情況不很熟悉,不能將費用索賠的全部項目及時納入當月付款要求中。而能否及時要求索賠,是索賠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因此建議建立工程進度款的審查批準制度,由合同管理工程師從合同的角度對進度款進行審查。
3、重視合同文本分析。為了避免日后的糾紛,必須重視合同文本分析。分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合法性分析。包括:當事人(發包人和承包人)是否具備相應資格;工程項目是否已具備招標投標、簽訂合同的一切條件,特別是是否具備種類批準文件;招標投標過程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合同內容是否符合合同法和其他各種法律的要求。鑒于建設工程合同的復雜性,建議雙方應盡量進行公證。(2)完備性分析。包括:包括:構成合同文件的種種文件(特別是環境、水文地質等方面的說明文件和技術設計文件,如圖紙,規范等)是否齊全;合同條款是否齊全,對各種問題的規定有沒有遺漏;合同用詞是否準確,有無模棱兩可或/一級建造師/含義不清處;對工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是否有足夠的預見性。對此,建議應盡量采用或參考親自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訂立合同。
4、重視合同變更管理。合同變更在工程實踐中是非常頻繁的,變更意味著索賠的機會,所以在工程實施中必須加強管理。合同管理工程師應該記錄、收集、整理所涉及到的種種文件,如圖紙、各種計劃、技術說明、規范和業主的變更指令,并對變更部分的內容進行審查和分析。在實際工作中,變更必須與提出索賠同步進行,待雙方達成一致以后,再進行合同變更。很多承包人往往不重視變更管理,對業主要求的變更無條件服從,導致工作做了卻無法獲得賠償。
5、加強分包合同管理。我國還沒有專門的分包合同示范文本。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員在訂立分包合同時要充分考慮工程的實際情況,劃清合同界面,明確雙方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同時合同管理人員還需要建立分包合同檔案,對分包范圍和部位進行動態跟蹤管理。
6、重視合同管理人才的培養。合同管理人員首先必須是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同時還必須熟練掌握和運用各種法律、法規;精通合同業務,勝任合同擬稿、修改、談判和解釋;熟悉合同履行和工程索賠管理;熟悉工程造價和會計帳務;為了與國際接軌,還要能夠閱讀和翻譯英文合同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