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施工總承包合同履約階段
(1)研究合同預測工程風險。項目管理人員首先要對施工合同進行完整、全面、詳細的研究分析,切實了解自己和對方在合同中約定的權利和義務,預測合同風險,分析進行合同變更和索賠的可能性,以便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
(2)確項目管理目標。在開工準備階段,要根據合同要求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安排生產計劃,制定下期目標、質量目標、成本目標,建立配套的組織體系、責任體系,確保目標實現。
(3)加強現場施工管理。現場施工管理是防范風險的重要環節,組建強有力的項目班子,對工程實施全過程管理,對工程質量、進度、成本嚴格控制,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避免因工期延誤、質量問題、人員、材料、設備的浪費帶來的風險。
(4)加強安全管理。實行全員、全過程的安全管理,教育員工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并每人對現場進行檢查考核,建立嚴格的獎懲措施,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避免由于生產過程當中的安全因素造成責任事故和人身傷亡等重大風險。
(5)注意和重視索賠資料的收集和準備。在施工合同履行過程中,由于一些不可預測風險的發生,發包方w 索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承包方對索賠做出的解釋和強有力的證據。索賠證據有:會議紀要、施工日志、工程照片、設計變更、指令或通知、氣象資料、造價指數等等,注意和重視索賠資料的收集,及時合理地提出索賠,是使工程風險合理合法轉移的有效措施。
(6)注意索賠方法和策略。索賠方法以單項索賠為主,單項索賠事件簡單,容易解決,而且能及時得到補償。當索賠事件發生后,嚴格按合同規定的要求和程序提出索賠,保證索賠事件的真實,要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索賠事件是由于對方責任引起的。如遇突發性索賠事件,要強調即使一個有經驗的工程師也難以預見,并且要指出在事件發生后承包方為減少損失,已采取了最有力措施,用證據和事實促使索賠成功。
三、結語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高風險、低利潤,風險對于工程項目合同的雙方都是存在的。風險主體承擔工程中的全部風險往往是不經濟的,風險主體通過制定合同條款或索賠等手段將風險轉移給他人,我們相信,通過合理的合同管理和索賠是最為常用的風險轉移手段,從而減少其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