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市場的競爭是全方位的,競爭的手段也是多方面的。從目前形勢和建筑市場的自身特點看,對于企業的競爭力來說,質量競爭、服務競爭、誠信競爭、價格競爭最為核心、最為關鍵。
其中,建筑市場的價格競爭主要反映在工程報價上。建筑工程報價要求的是合理價格。報價高了,沒有希望取勝;報價低了,很有可能反映企業沒有水平,質量沒有保證,也不可能取勝。
怎樣報價才能中標?
在確定了投標策略后,報價是一個核心問題,報價的依據是工程標價,也稱為工程投標價格。我們通常的投標報價和標底都是以現行國家統一的預算定額為依據而計算出來的,所以投標價和標底價在同一水準上,這就容易對投標產生誤解:似乎投標是預算人員的事,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投標競爭成了預算水平的競爭。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改革現行的工程標價計算方法,進一步完善投標方法。工程標價是對企業的工程估價、利潤及企業內部諸因素的綜合反映。即:工程標價=工程估價+工程利潤+企業內部因素+投標信息因素。
工程估價
運用造價工程管理中的估算,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聯系所參加投標工程的現狀,研究對比預算價格,經技術分析后進行估價。它所反映的內涵應是完成該工程全部工程量所需的費用,所以估價就是保本價。工程估價=完成該工程量的各類消耗+管理費。
1.各類消耗的定額修正:
估價計算的關鍵是通過估價把企業的優勢集中地反映出來。由于各個企業完成各項工程的材料、機械消耗的水平不同,所以不能用統一的預算定額來進行計算。要對現行的定額進行修正,這就需要收集大量的資料進行經濟技術測試和運算。以材料價格為例,材料的采購途徑、運輸渠道、加工措施、保管等費用等,會因各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另外各企業實際承擔的人工費也不同。
2.管理費:
各個企業由于機構設置、管理層次、工作效率、人員素質的不同,管理費的開支也不相同,所以要根據所投標工程的規模、結構、難易等因素確定自己的管理費。
估價是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的。在工程總價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哪些單價定得高,哪些單價定得低,都有一定的技巧。在國際工程投標中,往往采用“不平衡單價法”對能拿到現錢的項目、估計會增加工程量的項目、沒有工程量只填報單價的項目以及零星用工,單價可定得高些;反之,單價可定得低一些。
工程利潤
工程利潤是在工程估價的基礎上,由企業所確定的計劃利潤。每一個投標工程都要留有一定的伸縮性。要綜合考慮工程所在地、投標競爭對手、有無后續工程等因素,確定所投標工程獲利多少,即所謂的高標、低標。其中低標是承擔該項目不求利潤,只求保本的最低標價。準確地估價成本和合理地確定利潤能將體現一個企業投標報價的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也是爭取中標的一種手段。
企業內部因素的投標信息因素
投標企業的制標人員對企業內部因素和投標信息因素要特別注意,因為企業內部因素和投標信息因素都是靈活多變的。只有把握住企業內部因素和投標信息因素,才能最有希望在投標過程中取勝。企業內部對標價有較大影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有:
1.企業當前的施工任務情況;
2.對所確定的施工技術、工藝掌握的熟練程度;
3.施工現場與住地的距離遠近;
4.后備物資的來源、供應情況;
5.施工機械設備的型號、規格和數量。
對標價有較大影響的投標信息也很多,包括:競爭對手的數量、實力、信譽和報價情況;招標單位的主觀意向,如,招標單位是強調標價,還是強調工期,或是對質量要求特別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