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4-22 共3頁
1.改正技術員甲對全斷面開挖法特點闡述的錯誤之處。本項目采用新奧法施工還應遵循的兩條基本原則是什么?
2.補充本項目施工監控量測的必測項目,并指出隧道監控量測時出現冒頂塌方的危險信號(征兆)有哪些?
3.指出并改正項目部安全管理措施中的錯誤。
4.根據背景資料,油浸變壓器安裝前應做何處理?指出并改正電纜敷設的錯誤之處。
5.除背景資料中給出的監控子系統外,還應有哪些監控子系統? (至少列出三種)
參考答案:
1.“工作空間較小”錯誤,應為:工作空間較大。“全斷面開挖法具有較小的斷面進尺比”錯誤,應為:全斷面開挖法具有較大的斷面進尺比。新奧法還應遵循的原則:少擾動,早噴錨。
2.本項目施工監控量測的必測項目還有:周邊位移、拱頂下沉。冒頂征兆:支護生效、地面沉陷、異常聲響、位移——時間曲線出現反彎點等。
3.“電鉆工應戴棉紗手套”錯誤,應戴絕緣膠皮手套;
“炸藥和雷管分別裝在帶蓋的容器內用汽車一起運送”錯誤,應改為:炸藥和雷管分別裝在帶蓋的容器內用汽車分別運送;
“隧道開挖及襯砌作業地段的照明電器電壓為110~220V。”錯誤,應改為:隧道開挖及襯砌作業地段的照明電器電壓為12~36V。
“通風設施由專職安全員兼管”錯誤,應改為:通風設施由專人管理。
4.油浸變壓器安裝前,應檢查油箱密封情況,做油的絕緣測試,并注以合格油。“電纜敷設在溝內時遵循了低壓在上、高壓在下的原則”錯誤,應遵循低壓在下,高壓在上的原則。
5.隧道通風控制系統、緊急電話系統、火災報警系統。
(四)
背景資料
某公司承接一座城市跨河橋A標,為上、下行分離的兩幅橋,上部結構為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跨徑為70m+120m+70m。建設中的輕軌交通工程B標高架橋在A標兩幅橋梁中間修建,結構形式為現澆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跨徑為87.5m+145m+87.5m。三幅橋間距較近,B標高架橋上部結構底高于A標橋面3.5m以上。為方便施工協調,經議標,B標高架橋也由該公司承建。
A標兩幅橋的上部結構采用碗扣式支架施工。由于所跨越河道流量較小,水面窄,項目部施工設計中采用雙孔管涵導流,回填河道并壓實處理后作為支架基礎,待上部結構施工完畢以后挖除,恢復原狀。支架施工前,采用1.1倍的施工荷載對支架基礎進行預壓。支架搭設時,預留拱度考慮承受施工荷載后支架產生的彈性變形。
B標晚于A標開工,由于河道疏浚貫通節點工期較早,導致B標上部結構不具備采用支架法施工條件。
1.該公司項目部設計導流管涵時,必須考慮哪些要求?
2.支架預留拱度還應考慮哪些變形?P48
3.支架施工前對支架基礎預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B標連續梁施工采用何種方法最適合?說明這種施工方法的正確澆筑順序。
參考答案:
1.雙洞管函的方法很好,設計考慮①管涵橫截面應滿足最大流量的要求(2分)②管函本身強度應滿足要求(2分)③滿足上層荷載的要求(2分)
2.支架預留拱度還應考慮受載后由于桿件接頭處的擠壓和卸落設備壓縮而產生的非彈性變形(2分)。支架基礎沉降量以及設計文件規定的結構預拱度(4分);
3.檢測支架承受載荷后地基的沉降變形(2分)
4.采用懸臂澆筑法。(6分)
懸臂澆筑順序:
1.在墩頂托架或膺架上澆筑0號段并實施墩梁臨時固結;
2.在0號塊段上安裝懸臂掛籃,向兩側依次對稱分段澆筑主梁至合龍前段;
3.在支架上澆筑邊跨主梁合龍段;
4.最后澆筑中跨合龍段形成連續梁體系。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合龍順序一般是先邊跨、后次跨、再中跨。
(五)
背景資料
某沿海城市道路改建工程4標段,道路正東西走向,全長973.5m,車行道寬度15m,兩邊人行道各3m。與道路中心線平行且向北4m,需新建DNS00mm雨水管道973m。新建路面結構為150mm厚礫石砂墊層,350mm厚二灰混合料基層,80mm厚中粒式瀝青混凝土,40mm厚SMA改性瀝青混凝土面層。合同規定的開工日期為5月5日,竣工日期為當年9月30日。
某公司中標該工程以后,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按規定獲得批準以后,開始施工。
施工組織設計中繪制了以下的總網絡計劃圖:
圖中,雨水管施工時間中已包含連接管和雨水口的施工時間;路基、墊層、基層施工時間中己包含舊路翻挖、砌筑路緣石的施工時間。
施工組織設計中對二灰混合料基層雨季施工作了如下規定:混合料含水量根據氣候適當調整,使運到施工現場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關注天氣預報,以預防為主。
為保證SMA改性瀝青面層施工質量,施工組織設計中規定攤鋪溫度不低于160℃,初壓開始溫度不低于150℃,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不低于90℃;采用振動壓路機,由低處向高處碾壓,不得用輪胎壓路機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