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識別包含兩方面內容:識別哪能些風險可能影響項目進展及記錄具體風險的各方面特征。風險識別不是一次性行為,而應有規律的穿整個項目中。
風險識別包括識別內在風險及外在風險。內在風險指項目工作組能加以控制和影響的風險,如人事任免和成本估計等。外在風險指超出項目工作組等控力和影響力之外的風險,如市場轉向或政府行為等。
嚴格來說,風險僅僅指遭受創傷和損失的可能性,但對項目而言,風險識別還牽涉機會選擇(積極成本)和不利因素威脅(消極結果)。
項目風險識別應憑借對"因"和"果"(將會發生什么導致什么)的認定來實現,或通過對"果"和"因"(什么樣的結果需要予以避免或促使其發生,以及怎樣發生)的認定來完成。
對風險識別的輸入
1.產品說明
在所識別的風險中,項目產品的特性起主要的決定作用。所有的產品都是這樣,生產技術已經成熟完善的產品要比尚待革新和發明的產品風險低得多。與項目相關的風險常常以"產品成本"和"預期影響"來描述。
2.其它計劃輸出
工作分析結構——非傳統形式的結構細分往往能提供給我們高一層次分支圖所不能看出來的選擇機會。
成本估計和活動時間估計——不合理的估計及僅憑有限信息做出的估計會產生更多風險。
人事方案——確定團隊成員有獨特的工作技能使之難以替代,或有其它職責使成員分工細化。
必需品采購管理方案——類似發展緩慢的地方經濟這樣的市場條件往往可能提供降低合同成本的選擇。
3.歷史資料
有關以前若干個項目情況的歷史資料對識別目前項目的潛在風險具有特殊幫助。這種歷史資料往往可以從以下渠道獲得:
項目資料文件——一個項目所牽涉的一個或更多的組織往往會保留過去項目的記錄,這些記錄會很詳細,足以協助進行風險識別工作。實際上,某些團隊的成員就保有這樣的記錄。
商業數據——在很多應用領域我們可以獲得商業的歷史信息。
項目組的經驗知識——項目組成員都會記得以往項目的產出和消耗情況。當然這樣收集的信息可能很有用,但較之以文件資料形式記錄的信息可靠性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