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3頁
1、定義:是指對我國境內的一切企業(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就其來源于我國境內外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而征收的一種稅。
2、現行企業所得稅法主要是1993年12月23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和1994年2月4日財政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3、特點:一是征稅對象是所得額;二是應稅所得額的計算比較復雜;三是征稅以量能負擔為原則;四是實行按年計征、分期預繳的征稅辦法。
4、納稅人:是指對我國境內的一切企業(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
企業所得稅以納稅人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為征稅對象。
5、優惠政策:
1)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自投產年度起免征所得稅兩年。
2)為了支持和鼓勵發展第三產業企業(包括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舉辦的第三產業企業),可按產業政策在一定期限內減征或者免征所得稅。
3)企業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進行生產的,可在五年內減征或者免征所得稅。
4)國家確定的"老、少、邊、窮"地區新辦的企業,可在三年內減征或者免征所得稅。
5)企事業單位進行技術轉讓,以及在技術轉讓過程中發生的與技術轉讓有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的所得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征收所得稅。
6)企業遇有風、火、水、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可在一定期限內減征或者免征所得稅。
7)新辦的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當年安置城鎮待業人員達到規定比例的,可在三年內減征或者免征所得稅。
8)高等學校和中小學辦工廠,可減征或者免征所得稅。
9)民政部門舉辦的福利生產企業可減征或者免征所得稅。
10)鄉鎮企業可按應繳稅款減征lO%,用于補助社會性開支的費用。
6、補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及其他經濟組織就其所得額征收的一種稅。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1991年6月30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并于1991年7月1日起實施。
七、城市維護建設稅
1、定義:是對從事工商經營,繳納產品稅或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
2、依據:1985年2月8日國務院正式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并于1985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施行。
3、特點:一是稅款專款專用;二是屬于一種附加稅;三是根據城鎮規模設計稅率;四是征收范圍較廣。
4、納稅義務人:凡繳納產品稅或增值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義務人。
5、征收范圍包括: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應根據行政區劃作為劃分標準。
6、特殊規定:
1)海關對進口產品代征增值稅、消費稅的,不征收城市維護建設稅;
2)對出口產品退還增值稅、消費稅的,不退還已繳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
3)對金融業調增3 %征收的營業稅,不征收城市維護建設稅;
4)對于因減免稅而需要進行"三稅"退庫的,可同時退庫城市維護建設稅;
5)對于鐵道部集中繳納的營業稅稅額,統一規定按5%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
八、教育費附加
1、定義:教育費附加是為發展教育事業而征收的一種專項資金。教育費附加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其收入納人財政預算管理,作為教育專項資金,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用于改善中小學教學設施和辦學條件。
2、征稅依據:1986年4月28日國務院發布《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7月1日起施行。1990年進行了修改,并于當年8月1日按新的修改規定施行。
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凡繳納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的單位和個人,應按規定繳納教育費附加。外國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暫不繳納教育費附加。
例題7、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是()
A.我國境內的一切企業
B.外商投資企業
C.外國企業
D.內資企業
答案:D
例題8、教育費附加的征稅范圍包括()
A.繳納增值稅的單位和個人
B.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
C.消費稅的單位和個人
D.外國企業E.外商投資企業
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