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業管理企業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經營
目前,物業管理企業不僅普遍存在著企業規模小,專業人才少旦分散,難以發揮群體功能和綜合實力,而且絕大多數企業存在著管理規模偏小,經濟效益差,虧損嚴重等問題。據統計,全國物業管理企業已逾2萬家,物業管理從業人員200多萬人,管理物業類型已涉及到住宅、寫字樓、商場、工業廠房、社會后勤物業等各類物業,管理物業面積數百億平方米。物業管理已形成了龐大的市場基礎。隨著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物業的規模將越來越大,整個物業管理的市場需求是巨大的。初步估計,目前在管物業面積應該突破100億平方米。物業管理龐大的市場基礎為物業管理的市場化奠定了基礎。平均每個物業管理企業僅管6.59萬平方米,每個物業管理人員平均只管494.31平方米,可見管理規模之小。因此,加強企業間的協作,實現優勢互補,發揮企業的群體優勢,提高整|來源|考試|大|體經濟效益,組建物業管理企業集團,對于推動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十分必要。
1、集團化發展有利于集中企業的優勢,提高物業管理服務的整體水平。
2、集團化發展有利于改變物業管理企業經營規模小、經濟效益差的局面,實現規模效益。
3、集團化發展有利于發揮人才優勢,改變人才、技術分散的格局。
4、集團化發展有利于拓展經營領域,實現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5、集團化發展有利于參與市場競爭,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
6、集團化發展有利于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
組建和發展物業企業集團的目的是發揮物業企業的群體優勢,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物業管理服務水平,促進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要實現這一目的,組建物業企業集團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搞好可行性研究,防止盲目性;二是要遵循自愿的原則,防止行政化傾向;三是要保持適度的發展規模,防止盲目擴張;四是要保持適度的經營領域,防止過分追求經營多樣化;五要規范化運作,防止簡單化草率組合;六是要強化內部管理,防止忽視自身建設。
競爭投標機制的實施,地方保護主義的打破,為那些有能力、有實力的物業公司實施跨地區經營提供了新的機遇與可能。規模效應是物業管理企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只有通過走連鎖化經營的道路,才能吸引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專業人才的作用,最終實現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目標。
因此,只有充分發揮企業的規模優勢,才能憑借規模的群體效應、集團化的雄厚實力和輻射力,實現資源的共享、實現低成本的市場擴張。大型物業管理公司以其雄厚的實力,成片甚至跨地區承接樓盤的管理服務工作,用其規模化與集約化相融合的經營優勢,大大降低成本,贏得市場。
我國物業管理經過20年的探索和實踐,應當開始走上區域化管理、市場化經營、集團化發展、法制化運作的道路。
組建和發展物業企業集團的目的是發揮物業企業的群體優勢,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物業管理服務水平,促進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要實現這一目的,組建物業企業集團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搞好可行性研究,防止盲目性;二是要遵循自愿的原則,防止行政化傾向;三是要保持適度的發展規模,防止盲目擴張;四是要保持適度的經營領域,防止過分追求經營多樣化;五要規范化運作,防止簡單化草率組合;六是要強化內部管理,防止忽視自身建設。只有這樣,組建起來的物業企業集團才能適應物業管理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的要求,擔負起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
五、法制化運作將結束缺法少規的現象,推進物業管理行業走上規范化發展的軌道物業管理在我國是一個新興行業。良好的法制環境,對于推進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將;起到保障作用。
1、法制化運作要求物業管理必須有法可依。目前,我國物業管理仍存在著缺法少規,立法滯后,缺乏系統性,立法層次低,法律效力差等問題,這種狀況不改變必然影晌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因此,加速物業管理立法仍是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2、法制化運作有利于物業管理行業接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沒有法律、法規的引導、規范和制約,市|來源|考試|大|場機制難以有序運行。因此,物業管理行業要實現法制化運作,應當按照國家和地方已出臺的有關物業管理法規、規章、自規范性文件進行管理,只有實現依法管理,物業管理行業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3、法制化運作有利于規范物業管理行業行為。物業管理要想得到健康的發展,必須靠法律、法規對物業管理行為進行引導、規范和調整。否則,物業管理行業難以向深層次、高水平發展。
黨的十五屆五中會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明確指出加強法制建設,規范發展物業管理業,當前應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須樹立依法治物的思想觀念。二是增強立法的計劃性。要本著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急用先定的原則,加強立法的計劃性,建立嚴格的目標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具體部門,使立法工作按立法計劃有序的進行。三是大膽借鑒國外物業立法經驗,加快我國物業管理立法的步伐。四是區別輕重緩急,突出重點,急用先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