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物業管理行業是一個新興行業,物業管理學科同時是一門新興的綜合學科,物業管理的實踐和發展已經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促使我們需要對物業管理理論進行更加深入、更加規范的研究,建立和完善物業管理學科體系,培養更多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物業管理人才,以適應物業管理理論研究和物業人才培養的要求,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的要求。
物業管理學科的概念
物業管理行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一個獨立的行業,這已經成為事實。但是,對物業管理學科的概念和性質界定卻依然模糊,這已經成為物業管理發展的障礙。要研究物業管理學科建設首先要界定物業管理學科的性質。
(一)物業管理學科的概念、產生及特點
一般認為,一個學科是按學術性質劃分的門類,是指一定的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而學科體系指的是與一門學科的核心內容及與其高度相關的知識所構成的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
管理學有自己的獨立學科體系,是一門應用性學科、綜合性學科。管理活動的復雜性、多樣性決定了管理學內容的綜合性。
物業管理是管理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作為一個獨立學科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與物業管理行業的快速發展相適應,物業管理相關理論的系統化研究一直在不斷地進行。物業管理的學科性質是什么?物業管理學科如何定位以及其學科體系的基本架構是什么?這些問題隨著學者、企業家以及政府部門的不斷探索研究漸漸明晰。
物業管理學科是一門系統地研究物業管理過程普遍規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學科,是物業管理理論的綜合,是從物業管理實踐中提升出來的各種物業管理知識系統的總和。
中國物業管理的產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反映,是市場經濟與行業實踐發展的客觀要求,是隨著我國房屋管理體制的專業化和社區管理的社會化而逐步產生的。因此要研究物業管理學科就必須研究各種類型的物業在進入消費過程后的管理與服務活動的特點以及圍繞物業所產生的各種經濟和社會關系,這也是物業管理學科的特點。 這些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綜合性:物業管理涉及管理學、建筑學、房地產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公共關系學、法學、系統工程學、計算機應用科學等諸多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
2.服務性:服務是物業管理的靈魂,是物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心理效益的重要保障。這是由物業管理的性質決定的,物業管理是一種服務型管理。
3.技術性:物業管理包括房屋接管驗收、維護與修繕;設備的管理和維修;物業的安全保衛;物業的招投標;環境的綠化美化;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許多內容,這說明了物業管理學科具有技術性的特點。
4.法規性:物業管理需要法規來調整人們在物業管理行為過程中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因此只有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物業管理學科,加強物業管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才能使我國物業管理走向法制化道路。
5.文化性:物業管理人員及其服務對象都是具有一定文化背景、文化心理的人,其管理與服務活動的過程和效果必然受到諸多文化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因此,物業管理又具有文化性。
6.經濟性:物業管理行業作為企業的集合體,是經濟組織,它在社會中所從事的是經濟活動,以謀求利潤為目的。物業管理的經濟性是其區別于從事非經濟活動的政府機關、政治組織、事業單位、群眾組織和學術團體等非經濟組織的本質特征。
7.社會性:物業管理企業是經濟組織,同時又是社會組織。企業不僅有其經濟上的追求,同時還肩負著對社會的責任。企業是社會產品與服務的直接提供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是落實社會就業、再就業的重要載體。
8.系統性:物業管理學科建設需要用系統的思想,統籌考慮物業管理的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分析物業管理的人才知識結構,分析物業管理行業的人才需求。物業管理學科是一個系統性的學科。
(二)物業管理學科體系研究的必要性
1. 物業管理行業已經成為一個國民經濟獨立的行業,行業的發展要求建立物業管理學科。
物業管理行業在中國大陸發展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目前中國物業管理企業總數已經接近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250萬人,管理面積突破100億平方米,其生產總值在國民經濟總值中的比重越來越高 ,在國民經濟中特別是第三產業的服務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物業管理行業的存在是建立物業管理學科的客觀存在的前提,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要求建立物業管理學科。來
2.物業管理實踐的發展亟須明確物業管理學科體系。
目前,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物業管理學科體系正在逐步地建立,物業管理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也開始慢慢清晰。但是,物業管理實踐的快速發展和物業管理學科建設的相對滯后的矛盾已影響到了中國物業管理實踐的發展。物業管理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由管理學、經濟學、建筑學、心理學、社會學、環境學等相關學科相互交叉形成,物業管理學學科應該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和研究內容。因此,研究建立物業管理學科體系,是物業管理發展的必然。
(三)物業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性質來
對于物業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和性質,我們可以從國家以及國際上對物業管理的理解上得出答案。《物業管理》條例中指出“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 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 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的環境衛生和秩序的活動”;國際建筑研究和建設文獻委員會(CIB)對運營階段的物業管理(FM),從經濟學、社會學、環境學的角度以及運營管理的角度對物業管理的內容進行了系統的歸納;國際物業管理協會(IFMA)也作了類似的定義:物業管理的任務是協調工作場所與人和組織的工作。他集成了經營管理 、建筑科學、行為科學和工程科學的知識經驗。
依據上述描述,我們可以看出,物業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房屋建筑及其配套設施在進入消費(使用)領域后產生的經濟、社會關系及其運動規律。
物業管理學科研究對象是十分廣泛的,它不僅包括物業使用功能保證和物業預期壽命延長,而且包括物業產權關系、社區公共關系、社區的文化建設和環境建設等諸多社會經濟文化活動及其相關關系與運動規律的研究。物業管理學科的性質,是由物業管理學科研究對象的特有屬性所決定的。
首先物業管理學科需要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 維修、養護、管理;需要從程序、方法上研究物業管理企業內部活動過程的規律和物業管理方法。
另一方面,專業的物業管理是以企業的方式提供的。在管理方式上,物業管理企業須接受業主委員會的委托向業主提供公共產品(物業管理服務);在管理的對象上,房屋的公共部分和公共設施具有公共的屬性;在管理宗旨上,專業的物業管理除了維護公共設備的正常運轉外還要維護公共區域的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環境整潔,促進社區的和諧和穩定。
(四)物業管理學科體系及其構成
物業管理的學科體系應該說是比較復雜的:從社會科學分析,他包含法律、社會科學等相關內容;從自然科學分析,它包含環境科學、城市規劃等相關內容;從管理科學分析,他包含系統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相關內容;從工程技術科學分析,他包含建筑科學、信息系統、智能化等相關內容。
物業管理學科可以說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是管理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的結合,是管理科學體系中的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
北京林業大學物業管理學科建設
當前,我國的物業管理員工結構復雜、員工水平也參差不齊,與物業管理行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嚴重不協調。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各方包括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的關注,社會對國內高等院校及相關研究所等單位進行物業管理高級專業人才培養教育的呼聲日益強烈。
北京林業大學適應社會需求,經過近10年的不斷摸索和研究,結合我國物業管理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充分聽取相關專家和行業知名人士意見的基礎上,總結出我系物業管理學科建設模式。
北京林業大學物業管理學科辦學情況介紹
北京林業大學從1996年開始開辦 物業管理大專教育,以后陸續開辦了專升本,高職等層次教育; 從2000年起學校開始開辦本科教育,并在當年招收了第一批物業管理本科生,從2002年開始招收物業管理方向研究生。經過10年辦學,學校已經培養了600多名不同學歷層次(高職、專科、本科、研究生)的物業管理專業人才,目前物業管理專業在校生(含管理科學與工程(物業管理方向)的研究生12名)有460多人。
物業管理學科體系結構
1.學科核心:管理科學。正如前面所講到的,物業管理學科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所以物業管理學科建設必須建立在管理學科基礎上,以管理科學為核心,運用管理的思想去培育人才。
2.學科特點:文、理、工、商和管理相結合的復合型學科。培養文、理、工、商和管理相結合的符合型人才。采集者退散
3.管理對象:固定資產及建筑物(B),設備設施(F),環境(E),業主及承租人(O)。物業管理簡單點說就是對“物”的管理和對“人”服務。物業管理要對建筑物及附屬的設備、設施、相關場地及周圍環境的管理,并為業主和使用人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有償服務和良好的居住及工作環境。
4.依托行業:物業管理行業是國民經濟體系中的新興行業,是國民經濟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物業管理行業是物業管理人才培養的行業依托。
5.學科依托:物業管理企業。學科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物業管理企業涉及到的各個方面問題。
6.相關學科:要對管理對象進行有效的管理,必須要綜合人文科學、經濟學、信息科學、建筑學、企業管理、法律、工程綠化等多學科知識、技術和方法。